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3)具有众多发育完好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溶洞穴;(4)四季雨量充沛,泉瀑密布、溪河纵横;(5)有独特而丰富的食物链;(6)自古以来就有白色动物分布的悠久历史。
还有必要指出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白色动物和动物的白化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白色动物中“有种”的是遗传基因不断遗传繁殖的结果。而动物的白化则是原本不是白色动物因环境、食物、情绪等种种突发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病变和衰化。中医学认为:毛发为血之余,血衰则发白。所以动物年令老化,毛发便逐渐白化。《抱朴子·内篇》云“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食物可以改变动物毛发的颜色,葛洪似乎作过这方面的试验:“以还白药食白犬,百日毛尽黑。”环境方面已知长期不见阳光的动物可致毛色变白,如长期栖息在黑暗洞穴中的蝙蝠可能变成白蝙蝠,再如“白毛女”。情绪方面也可以严重影响毛发的白化。历史上曾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总之白色动物和动物的白化所演绎的白之谜,是一个有待科学家、动物学家破解的科学课题,相信揭开谜底之日为期不远。
注释:
[1]转引自湖北社科院历史研究院《楚国编年资料》;
[2]方飞评注《山海经赏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年版
[3]这些载述皆转引自宋《太平御览·兽部·羽族部》
[4]转引自《楚国编年资料》
[5]转引自《太平御览》;
[6]周学森薛晋玉:《神农架揽胜·白色动物之乡》黄山书社1999年版;戴铭《白猴奇遇记》载《神农架报》合订本
[7]欧金华:《白熊趣话》载《神农架报》
主要参考文献:
1、《太平御览》2、《山海经》3、《抱朴子》4、《世说新语》5、《穆天子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