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毛皮动物狐、貂、貉在我国饲养已近半个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营到个体、从分散户养到集约饲养,从鲜饲料到干饲料等诸多变化及改革,今年全国狐、貉、貂饲养总量已达历史最高,已跨入世界毛皮动物养殖大国行列。但是毛皮动物饲养业目前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沿海鱼类资源日趋短缺,饲料价格全面上涨,饲料工业发展滞后,干饲料质量水平喜忧参半,各地饲养布局混乱,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有的养殖场全群覆没,损失严重,总之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主要就是产业化进程,为此我们经国内外多次考察分析论证,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及对策,仅供各地有关部门及养殖同仁参考。
(一)转变管理机制,向产业化之路迈进农业产业化是“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简称。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特种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各地创造了许多经验模式,但不管哪种模式,它们都有大体相同的基本特征。
1、生产专业化。围绕特种养殖业商品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服务网络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将原料、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制成为最终产品,也就是以制成商品形式进入市场。
2、布局区域化。在特种养殖业,每本主导产业或生产系列,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设立专业化生产区,进行资源要素配置,安排商品生产基地布局,这样有利于发展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
3、经营--体化。各有关环节连结成“龙”形产业链,实行“农工商--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经营,龙头企业要积极开拓销售渠道,组建庞大的营销队伍,应作为企业基础性工作来抓,要逐步使外部经营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特种养殖业的效益。
经营一体化搞的好坏,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产业化系统内只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特种养殖产业化经营才能建立起来,维持下去。利益分配机制是通过分配方式来实现的。
现行特种养殖业产业化的分配方式概括起来有:
(l)是“龙头企业”按合同保护价收购养殖户的产品,保证养殖户的合法利益;
(2)是实行股份制按股分红;
(3)是利润返还或让利养殖户;
(4)是有租赁关系的付养殖户租金和承包费;
(5)是实行工资制,按成绩付给工资和奖金。
特种养殖的产业化是有自然风险(灾害、疫情等〕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的产业。在产业化进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是必要的。通常它是由养殖户、龙头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形成的。目前一般采用的保障机制有五种:
(1)是市场机制。即“龙头”企业(一般为加工企业)收购养殖户的产品或原料,系统外的通过市场交易,价格随行就市。系统内的按保护价,保护价低于市场价时,也用市场机制;
(2)是系统内“非市场机制”。其内容包括“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的资金扶持,无偿或低偿服务,低价供应生产资料(种畜、饲料、种子、肥料、农药等),保护价收购养殖业产品;
(3)是契约机制。即“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资金挟持和科技成果引进开发合同等。保护价等于“完全成本”+10~20%的合理利润,实行保护价就要逐步建立风险基金;
(4)是股份合作制。在系统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养殖户都进行参股;
(5)是租赁制。即“龙头”企业将农户的土地,兽群租过来,组建新的商品基地;然后再包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