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的,因此可以采用,而对于后3种,既伤害毛皮动物产品,对动物伤害比较大,也不符合的动物福利的要求,已经是被淘汰的,严厉禁止使用的。
我国是养殖大国,且养殖地点并不集中,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可能存在少数的不规范宰杀方式,主要是折颈、绞杀、棒击致死,这是零星存在的,而且采取这些做法的,大多是缺乏养殖知识的个体散养户。对此必须加强管理,各养殖场必须严格遵守《暂行规定》,采取正确的毛皮动物处死方法。
对于毛皮动物的处死方法,2005年春天,国际上曾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中国虐杀动物取皮”、“中国没有动物福利”的夸张报道,甚至出现了“封杀中国皮衣”的声音,使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毛皮业再次经历了一场考验。
对此正如中国皮革协会有关人士所说:肃宁尚村的活剥毛皮宰杀只是个别现象。而中国皮革协会毛皮专业委员会也面向全球发表了关于对《有趣的裘皮》失真报道的声明,指出文章对中国养殖业情况的报道是失真的,评价是不公正的。
这次事件的发生,虽然对我国的毛皮业有一定的损害,但是从客观上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毛皮业的发展。因为首先对这次事件的处理表明对于国际上所存在的对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抨击,我们完全有可能,也完全有能力给予强有力的还击。
而且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让我们知道应该严肃面对国际上对我国毛皮养殖业的抨击,以确保我国毛皮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因为国际贸易竞争是无所不用其及的,面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毛皮业,其他国际竞争对手会采用所能想到的各种手段,如前几年的“蓝色素”和这次所谓的“动物福利”,都是他们对我们设置的“绿色壁垒”。
面对国际毛皮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在积极应对的同时,也要加强国内的毛皮业的管理,对毛皮业的发展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国内的毛皮企业逐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混乱走向规范。
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国际上加强对我国毛皮业的宣传,就如这次事件,事实上从动物福利角度考虑,活剥动物皮毛无疑是不人道的。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这也是不划算的。饲养毛皮动物就是为了得到高品质的皮张,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采用这种方法取皮会严重影响毛皮的质量。
试想若在动物有知觉的条件下活剥皮,动物肯定会反抗,势必伤害操作者,增加操作难度;其次,采用这种方法取皮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对于出栏上百,甚至上万只的养殖场来说,显然是不明智也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个体散养户带着活体动物来交易,也可以在电击室里宰杀,完全没有必要再采取活剥皮毛的手段。在我国的毛皮业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是不可能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的,而处于风暴中心的隶属河北省沧州市的肃宁,皮毛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这一产业已成为该县特色主导产业。全县有毛皮加工企业350家,年出栏貂、狐、貉等珍稀皮毛动物50万只,2004年实现产值28亿元,出口创汇1.17亿美元。
为促进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县结合多年养殖的实践经验,根据动物生活习性、生理特点等,并奉行善待动物的理念,2003年8月,由沧州市质量技监局发布了《狐狸饲养场建设及设备》、《狐狸饲养管理技术》、《狐狸人工采精、授精技术》、《狐狸疫病防治》、《狐狸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加工》等地方标准。
2003年9月1日,沧州市制定并推行《狐狸屠宰、取皮和初步加工》的规定,为保证皮张质量、屠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狐狸致死方法主要采用药物注射、心脏注空气处死和电击处死三种方法,使动物瞬间无痛苦死亡,然后取皮。并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宣传、重点推广。
县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每年都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农户,举办养殖管理技术讲座,进行现场指导,并专门制作了毛皮动物标准化养殖讲座专题片,使广大养殖场、户对标准化生产相关知识的了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使动物在饲养过程中的福利待遇逐渐提高。
而且有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也都对养殖条件、笼舍尺寸、食物营养配比、免疫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显然都保证了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得到了应有的福利待遇。而国际上能过分夸张的炒作这件事仍然是因为国外对我国的当前的毛皮业发展情况不太了解所致。
所以我们对于加强国际宣传,是我国的毛皮业能够被国际上逐渐了解并接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