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现状
1、发展史、分布区域、饲养品种及数量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始于1956年,到现在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养殖地区有山东、河北、辽宁、吉林、
黑龙江、内蒙、北京、山西、陕西、宁夏、新疆、河南、江苏、浙江等地。饲养的主要品种有:水貂、银狐、蓝狐、貉子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毛皮动物养殖场户上万家,从业人员百万之多,各种毛皮动物存栏约四千万只,其中水貂2,000万只,狐狸1,200万只,貉子800万只。已经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毛皮动物养殖大国。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由当初的外贸国营养殖发展到目前的国有集体及个体共同发展,并且绝大多数以个体为主;养殖数量由当初的几千只发展到目前的几千万只;饲养品种由当初的一种,发展到目前的水貂、狐狸、貉子多品种养殖;管理模式由当初的统一管理,发展到目前的分散自主经营;产品贸易方式由当初的统购统销,发展到目前的自由交易;中国由当初的原料出口国转变为现在的原料进口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养殖发展中国家。
2、饲养管理情况
中国的毛皮动物饲养管理模式,相对于丹麦和美国而言,应该说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从经营方式看有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从种兽质量上看有好有坏;从营养标准上看有高有低;从饲养设施上看有现代化的,也有原始简陋的;从管理水平上看更是参差不齐。对毛皮动物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产品加工等仍停留在比较原始落后,传统粗放,不十分科学的状态下进行。全国人均饲 养定额仍停留在100只左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各种毛皮动物的鲜料和配合干料在饲料配方、加工调制、饲喂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难以保证水貂各期的营养需要,导致生产水平的不稳定性经常发生。
3、产品贸易情况
中国水貂皮交易方式仍然处于一种原始落后的自由交易方式,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规范的价格体系,没有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非常不利于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4、行业管理情况
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业,尽管有些省市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但就全国而言,还没有一个比较有权威的行业组织,来统领全国毛皮动物饲养业的发展,行业的管理仍处于一种没有头绪的状态,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行业的发展前途未卜。
二、毛皮动物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
1、品种质量差异:我们的品种质量及产品档次相对落后,除个别养殖单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绝大多数养殖企业均处于中、下游水平,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
2、生产水平差异:我们的生产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群平均育成数除个别单位达到4、5头外,其余大部分在3、5头,甚至2、5头。而国际先进水平在4、5头~5、5头左右。
3、饲养管理差异:毛皮动物也需要一个好环境、好生活和好心情,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而我们的饲养环境、饲养设施和饲料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既不符合毛皮动物的生理特点,也很难满足各期的营养需要。
4、机械化水平差异:我们的饲养管理,取皮加工工作仍停留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原始状态,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水平和产品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丹麦一个万头貂场平常只需1人~2人从事饲养管理工作,而国内则需要30人~40人。丹麦水貂取皮加工几乎全部机械化、自动化、流水作业,而我们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
5、产品贸易差异:丹麦的水貂皮贸易主要以拍卖形式进行,真正体现优质优价,公平竞价,而国内的水貂皮交易则处于市场自由交易状态,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6、行业管理差异:丹麦的水貂饲养场在行业协会的统一组织协调下,由饲料加工厂、设备加工厂、地方兽医、科研单位、拍卖行、配套服务,秩序井然。而国内没有统一的行业组织配套服务,主业和相关产业脱节、不配套。任何一个饲养场都必须具备饲养管理、饲料加工、设备加工、疾病防治、产品销售等全套功能,不专业、不系统、不科学、不规范,杂乱无章。
三、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
中国是一个毛皮动物养殖大国,但绝不是一个养殖强国,无论从具体的养殖企业的生产管理情况看,还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看,与北欧、北美等毛皮动物养殖先进国家相比,我们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客观地判断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现状,明确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我们才能在走向世界与国际同行业接轨的过程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