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毛皮动物养殖,貉子、狐狸、貂等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去年毛皮动物出栏量达到31万只,目前仅方各庄一个镇,就存栏毛皮动物16.1万只,平均全镇每人饲养5只毛皮动物。
该县把毛皮动物养殖作为新兴特色产业,放在与奶牛、瘦肉型猪、肉鸡同等地位,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宽松环境。方各庄、坨里、柳赞、南堡、司各庄等镇先后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毛皮动物养殖。
毛皮动物养殖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方各庄镇东万坨村邢艳玲十年前开始养殖毛皮动物,如今办起了自己的养殖场,先后引进芬兰蓝狐、乌苏里貉等名优品种,饲养量达到350只,年收入十几万元。她算了一笔账,一只貉子从幼崽长到成品皮兽需要5个月时间,饲料、防疫费用仅120元左右,而一张成品貉皮至少可以卖到450元,每只貉子可获纯利润300元以上。柳赞镇大庄河村去年出栏毛皮动物10万只,按照每只毛皮动物最低效益250元计算,该村总效益就达2500万元,人均1万多元。
毛皮动物养殖的快速发展,使饲料、兽药、毛皮收购等相关产业日趋活跃。目前该县有十多家饲料厂生产毛皮动物专用饲料,县内销售的各地饲料品牌超过100种,年销售量达到3万吨,毛皮动物养殖业已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