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驻唐山记者 赵锡臣 张鸥 檀咏):根据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年底乐亭县珍稀皮毛动物养殖量达到353.6万只,高居全国首位。其中狐狸93.6万只,貉子179万只,貂81万只。珍皮动物年创产值近7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农民依靠珍皮动物养殖一项人均增收700余元。
乐亭县珍皮动物养殖起步较早,且品种纯正、个体大、毛绒浓密、生皮尺度长。县委、占政府因势利导,把发展珍皮动物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小区建设达到限定标准的,由县优先解决扶持贷款。目前,乐亭县已有珍稀皮毛动物养殖户47876个,占农业总户数38%,年饲养量超过万只的村百余个,规模养殖场户达到5021个,占养殖总户数的11%。与此同时,畜牧部门还为养殖户提供料、药、苗、畜牧机械的配套物资供应,实行全年按规定程序两次实行全面免疫,防止重大疫病发生。积极帮助农户改良养殖品种,先后引进美国标准短水貂、芬兰原种狐等,建起8个水貂改良基地和35个兰狐人工授精站点,优种改良率达到95.8%。改良后的貂皮和狐皮售价较本地皮分别提高100元和150元,仅此一项年增效益8500余万元。到目前,这县从事皮毛经销的经济人达到300余名,产品远销山东、辽宁等地的皮毛市场,并出口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