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海兽有一个类似大象的长鼻那样出奇的吻部,因而得了个“象海豹”的名称,一旦它动怒,它的“长鼻”可伸长到0.5米之长。18世纪和19世纪,由于受到滥捕乱杀,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近年来加强了保护措施,数量正逐步回升。
北极熊(白熊)是北极特有的食肉动物,它们的活动范围从未超出北极沿岸地带。
企鹅是南极特有的鸟类,共有17种,其中有一种勇敢的企鹅竟能顺着寒冷的海流游到加拉巴哥斯群岛附近的赤道水面,但它们却从未在北半球露过面。
珍奇动物——羚牛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高山地区,生长着一种大型偶蹄动物,它是中国的珍奇特产动物羚牛。
羚牛一般栖住在2000多米以上的高山,夏季可到4000多米以上的高山生活,主要吃草本植物,对盐有特殊的嗜好。它们过着群栖生活,善于爬山越岭,很爱护自己的幼兽,每年产仔一头,幼犊刚出生时有10千克左右。长到成年后体重可达500千克。羚牛有角,幼年时角是直的,成年后角开始弯曲,因此,又叫它“扭角羚”。
羚牛现在保存下来的数量已经很少了,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为挽救这一珍贵动物,中国开始了人工饲养,并已成功实现了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幼羚牛。
猛犸的故事
猛犸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纲兽亚纲真兽次亚纲长鼻目动物。尽管它们生活的冰河时代距今已很久远,但科学家们对它那富有神秘色彩的生活习性仍怀有极大的兴趣。
猛犸(又被称为古象)作为大象的祖先,它们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因而,从外形上看,猛犸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
早在沙皇俄国的彼得大帝时代,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悉心研究过猛犸。猛犸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当时就猛犸的身世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猛犸是由古代统帅汉尼巴用于征战的战斗象,远征中散落在欧洲大陆,其中一些流落到乌拉尔的就冻死了。还有一种推测说是猛犸的尸体是由其生长地——亚洲中部和南部,沿着西伯利亚的河流漂流而至的。而只有法国的杰出科学家居维叶于19世纪上半叶发表了科学的断言,猛犸的浑身长毛以及长鼻等生理特征足以表明,它们的原产地就是发现其尸骨和残骸的地方——西伯利亚地区。由于猛犸的骨骼和尸体的发掘地在北极圈外永久冻结的土壤层中,因此,尽管已经历了千千万万年的历史变迁,但这天然的冰箱却使尸骨残骸保存完好。从1805年到1900年的近百年间,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共收到过30则关于发现猛犸的消息,但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们的考古科学意识淡薄,人类从未获得过完整的猛犸尸体。而当时发现的骨头、牙齿的数量是惊人的。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雅库茨克城,平均每年出售14570千克猛犸骨,而要获得如此数量的骨头,大约要找到200头猛犸才行。以此推断,当时西伯利亚的猛犸数量十分可观。
1901年,一位猎鹿人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猛犸尸体,并设法成功地将这具保留比较完整的猛码尸体运抵彼得堡科学院。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猛码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