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嘴雀从不给幼鸟喂食昆虫,倒是给雏鸟喂素食——将松果及其他球果的种子用嘴弄碎后喂给它们。
交嘴雀是由它那别致的喙而得名的,它的嘴的尖端弯曲,上下两片交叉成“钳子”状,这种精妙的嘴形设计,使它们将种子从球果中剜出来时是那样的得心应手。交嘴雀不仅对繁殖期的选择很特别,在树上的活动方式也十分新奇。它们在枞树或松树上,常常以一种头朝地的倒挂姿势在枝干上爬行,有点儿橡鹦鹉,爬行不仅用爪子,连喙也起了辅助作用。交嘴雀年轻的时候并不漂亮,毛色棕绿,年纪大的时候,倒是“老来俏”了。雄鸟的羽毛成了红色,雌鸟也披着鲜亮的黄绿色羽毛了。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松雀、太平鸟、鸫这3种鸟都是森林中的义务播种能手。它们之所以能为林木播种,是因为它们都有“消化不良”的毛病一——即它们所爱吃的浆果,其种子在肠胃中没有被消化。“树种穿肠过”之后,萌发能力不但没有失去,反而还在鸟粪的肥料作用下得到了强化。因此,它们的粪便拉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林木生根发芽、繁衍生发。它们飞到哪儿就把生命之绿播撤到哪儿。这些鸟所播撒的树种与它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有关。花楸、稠李、鼠李、酸樱桃的果实都是它们的美食,还有悬钩子树和草藤的种子也是它们的可口食物。因此,这些浆果树和灌木也在它们的栖息地和活动区域内变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鸟巢中的“羽绒厂”
野生的绒鸭生长在北方海域中的岛屿或海岸边的陆地上。绒鸭身上的绒毛柔和细软、手感极好,是羽绒中难得的珍品。
每逢垒窝筑巢期到来的时候,绒鸭总会情不自禁用嘴将胸部和腹部的优质绒毛拔下来,用来精心铺垫它们的爱巢。在绒鸭的蛋生出来之前,人们是绝不会从巢中取走绒毛的。人们对它们采取一种友好、保护的积极态度,每年总不会忘记在绒鸭筑巢之前为它们准备场地,并将猎杀绒鸭和偷吃鸭卵的狐狸和猛禽消灭干净,甚至连狗也被禁止进入绒鸭栖息的岛屿。这样,等到雏鸭即将孵化出来之前,也就是绒毛尚未被刚出壳的鸭污染之前,人们就开始收获鸭绒了。每个巢大约能得到20~50克极其珍贵的羽绒。对于巢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绒毛,雌绒鸭绝不会气急败坏,它们会找来一些干燥的水藻将鸟巢重新铺垫舒适,或者再从自己的身上拔下些绒毛来。当然,动员雄绒鸭“捐献”些绒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即使鸭绒被人取走了,绒鸭妈妈仍然会想方设法为她们那刚出世的小宝宝创造一个舒适暖和的安乐窝。
雌性绒鸭不仅对其儿女充满爱心,同时也与人类保持着和睦相处、礼尚往来的友好关系。对于关照它们生儿育女并积极创造和平生态环境的人们,绒鸭用不着再存有戒备心理了。它们与人类越来越亲切的关系,意味着有朝一日绒鸭将成为家禽中的新成员。
鸵鸟为什么不能飞翔
鸵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有100多千克,身高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