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剃头庄村农民刘富强搞起了狐狸特种养殖,一时间在全村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好奇心驱使笔者走进了这家特种养殖场,一探究竟。
刘富强仔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9月份,我投资20多万元,从蔚县、万全引进了100多只蓝狐和260多只貉,做为种狐。这种动物每年在五、六月份生产,孕期是60天。一窝最多能产十几只,按最差成活率算,一窝也在七八只左右,而一张成狐的毛皮价格在5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不仅在短期内就能收回成本,这些蓝狐和貉真能给我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康保是一个畜牧大县,村民一直以来多以牛、羊、猪等动物为饲养对象,你怎么会想到要搞狐狸特种养殖呢?”听完刘富强的致富经,笔者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这个问题。刘富强娓娓道出了缘由。2004年,他创办了“富强肉联厂”,结识了很多外地朋友。这些生意上的伙伴,其中有很多搞起了特种养殖,效益可观。从此,他萌发了养狐卖皮的念头。在信用联社的帮扶下,他先后投资30多万元,对这些种狐加以正规、科学饲养,并和北京“伸跃公司”建立起膨化饲料供应关系,强化科学营养配餐。同时,对饲养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增强科学喂养、卫生防疫等能力,确保毛质的优良。
对于特种养殖的未来发展,刘富强充满信心。他说:“坝上搞特种养殖很有潜力和优势,空气好,无污染。坝上寒冷气候的刺激,毛长绒厚,皮毛质量相应的好很多。希望通过我们的经验积累,能给当地的乡民趟出一条高效益的特种养殖富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