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content() parse begin-->
东北网绥化10月25日电“快看看人家老刘养的獭兔,油光锃亮,真稀罕人。听说那一张皮300来块钱呢!这回老刘可发了。”在肇东市涝洲镇松江村,人们都是这样议论。
老刘,名叫刘义,自去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总是想在发展家庭经济上干出点“眉目”来。订报纸、看电视,查找致富信息,老刘真是“绞尽脑汁”。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养獭兔投入少、见效快、易饲养,而且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在亲属的“出谋划策”下,老刘在2004年购回10组獭兔进行饲养。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老刘深知养殖业必须讲究科学饲养。他在书本里学、在实践中干,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精心饲养着这些“宝贝精灵”。
两年来,老刘饲养的獭兔已经由最初的20只发展到现在的400余只,到今年冬天将发展到1200只左右。他算了一下账,去掉各项成本,年纯收入10万元没问题,对此,老刘信心十足。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现发展獭兔24万只,年可创纯收入3000万元。与此同时,这个镇的法国香鹑、小尾寒羊、貉子等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特色养殖业已成为涝洲镇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function: content() parse end 62ms c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