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东北部的缅因海湾,人们经常看到一群群座头鲸聚在一起捕猎食物,它们使用一种独特技巧——“水泡”来作战。为了显示自己在海洋世界中巨无霸的地位,它们还时不时地探出水面深深地喘一口气,用击起来的水泡来扰乱猎物的视线。同时,它们用又宽又重的鲸尾和鳍狠命扑打水面,让水泡飞散,搅得水面“天昏地暗”,然后将陷入汹涌波涛中茫然不知所措的猎获物一一吞噬掉。正所谓“声东击西”、“浑水摸鱼”。这是座头鲸惯用的捕食手法。
列队行礼的鲸
1981年,一头温驯的鲸经过选择之后,被确定为有关专家的研究对象。这些年来它就一直在缅因海湾游弋,人们常常看到它精彩的现场演练:将“水泡”战术传给下一代的。这似乎已是那里司空见惯的风景了。将世袭“技艺”传承给子孙后代的动物除鲸之外,还有其他的动物。生长在南极的虎鲸就具有独特的狩猎方法。它们一般出其不意地猛然跃上海面,将正在四平八稳尽享日光浴的海豹猎为囊中物。更有趣的是,栖息在温哥华水域的虎鲸,彼此见面时,还有一套很文明的正统问候礼仪:先是两群虎鲸排成两列整齐的编队,然后两队的“头头”从鲸群中“出列”,凑在一起行一下“碰面礼”,接着,两队鲸再合成一行,相互亲吻和摩挲,仿佛在交流情感和信息,最后两队各自归位各奔东西。
为此,加拿大海洋生物专家霍威巴特指出,“业已证明,海豚和鲸存在着文化交流的传统本能,而且对此的证据已愈来愈多”。 我们说“日本人的文化与巴西人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在动物世界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是栖息在同一环境下同种生物的共有现象,是指相互间行为、技术和知识的言传身教。
当然,无须文化交流和遗传就能生存和进行物种延续的动物也不少,如巴哈马大蝴蝶每年冬季都将大举迁徙到墨西哥越冬,但它们丝毫没有留下“文化”的烙印。
在雨中跳舞的黑猩猩
灵长类专家法国人迪瓦尔,最近出了一部新著《猿猴及思维方式》。他在书中指出,“所谓动物文化的概念,一直受到某些人的强烈指责。但我认为,这一概念是顺理成章的,而且很值得人类去研究”。实际上,在人类揭示动物中存在文化现象之前动物本身的文化行为就早已存在了。如果将不同地区研究人员对野生动物行为所做的详细记录作一翔实比较的话,就会发现,除了无法忽视的地域差异外,动物世界的文化交流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人类对野生黑猩猩的研究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将7个不同地域的研究小组所搜集的庞大而翔实的考察资料综合比较时,发现黑猩猩的文化交流和行为基础不受地域性的限制。例如,不少地区的黑猩猩都会挖掘蚂蚁土堆抓吃蚂蚁,会将猎物的骨头弄开掏出骨髓来吃,还会将干枯的树叶铺在潮湿的地上,让自己舒服一点,等等。研究人员将其中39个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行为归拢并定义为“文化交流现象”。这些现象包括诸如相互问候的方式、捕食方法以及工具的使用和求爱的手段等等。比如,栖息在科特迪瓦原始森林地带和几内亚茂密森林区域两个不同地区的黑猩猩,都会将冰凉的食物放到被阳光暴晒后发烫的平石板上加热后再吃,它们还会将硬硬的坚果放平,用石头敲碎再用树枝挑出果仁来吃。
栖息在坦桑尼亚的马哈莱林区和尼日利亚的贡贝地带的黑猩猩们,都会将柔软的树皮剥下来舔吃贴在内皮上的白蚁。另外,这两处和乌干达的基巴莱林区的黑猩猩们,在大雨降临时,众猩猩都会拖拽着巨大的树枝在地面上翩翩起舞,欢跳“雨中舞”。当然,研究人员发现,黑猩猩群体中富有个性和独特行为的也不少。有的黑猩猩知道通过相互摩擦手腕的方式来杀死寄生虫,有的会设法将树上的果实弄下来敲碎再吃,有的黑猩猩还会有意识地从那些死去同伴的骨头里剔出骨髓来吃,然后再毫无差错地将剩下的遗骨送还到死者的故乡。
这种“叶落归根”的殡葬文化习俗究竟起源于什么时代,尚有待于深入观察研究。但黑猩猩们这种富有“情同手足”味的做法,无疑是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文化现象。
在科特迪瓦的原始森林带,幼小的黑猩猩在懂事以后,总是睁大双眼,一丝不苟地观察和模仿着父母的言谈举止。到3岁以后,小黑猩猩便会自如地运用学会的技巧自谋生路,如在它们的地盘上,用石头敲碎坚果硬壳的“手艺”几乎已成它们的专利。
每年雌性虎鲸总会携儿带女在沿海岸水域往来游弋。做妈妈的乐此不疲,其意在训练自己的孩子如何掌握捕食及如何逃难等的本领。
洗马铃薯的猿猴
勇于“社会学习和实践”,是动物传承“文化遗产”的第一尝试。对此,科学家曾在日本宫崎县的幸岛做过实地考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