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昆虫家族拥有占全部动物4/5的种数,约100万种,队伍之庞大,分布之广泛,行动之变幻多端,要统计出它们中间究竟有多少益虫,确实不易,有益昆虫有多少还是一个谜,随着昆虫自身在不停地变化,人们对昆虫的研究也不断有新发现,这个谜的谜底在不断变化。
不相配的“夫妻”
松针黄毒蛾学名舞毒蛾,又称吉普赛蛾。雌雄两性差异极大,以至于人们往往会把它们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蛾类昆虫。雄蛾与雌蛾相比显得很渺小,完全没有“男子汉”的形体气派。雄蛾体褐棕色,前翅浅黄色布褐棕色鳞;后翅黄棕色。雌蛾的身材高大而壮实,体色浅淡,前翅与后翅都接近黄白色,显得高贵而雅致。正是由于外形体色上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它们成了一对不相配的“夫妻”。
松针黄毒蛾在秋季产卵。雌蛾在树干的基部产下卵之后,即用自身腹部的细毛将产下的卵掩盖得严严实实,看上去就好像是树干上的一块浅棕色斑纹。冬去春来,当幼虫孵化出来后就会向树冠挺进,去饱餐嫩绿的树叶。对于绿色森林,松针黄毒蛾可不像它们的外表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存在半点高雅。它们穷凶极恶地蚕食树叶,好端端的白桦林、亭亭玉立的杨树,会被它们洗劫得只剩光秃秃的叶柄和叶脉。因此,它们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害虫。
消灭松针黄毒蛾的有效方法是,用煤油和沥青的混合液涂抹在它们产下的卵上,将害虫扼杀在摇篮里。将捕食害虫的鸟类引进到毒蛾肆虐的林子里,这也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有效方法。
松针黄毒蛾的幼虫打小就浑身长满长长的毛,就如蒲公英的种子那样,随风飘落。因此,它们对森林的危害又具有随风转移的特点,有时,甚至会蔓延到很远的林区和果园,其流毒甚广。美国原来并没有松针黄毒蛾,出于用家蚕与毒蛾杂交试验的需要,从欧洲引进了这种害虫。试验中一不留神就让风这种媒介把毒蛾扩散到了实验室的窗外,虽经严密搜寻但还是有漏网分子逃之夭夭。20年后,美国的森林遭到了毒蛾的危害。
蚊子与疾病
蚊子有吸血的蚊种,也有不吸血的蚊种,在吸血的蚊种中,雄蚊不吸血,只有雌蚊吸血,吸血的蚊虫与人类的许多疾病有关。它为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病菌提供了第二生活基地,是传播疾病的元凶。
蚊子怎样为疾病提供第二生活基地传播疾病呢?吸血的蚊子必须叮咬人体才能吸到血,当蚊虫叮咬了那些患了疟疾、乙型脑炎或其他病的病人时,一些能够引起上述疾病的物质——病原体,随着人血进入蚊虫体内寄居起来,当这些带着病原体的蚊虫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寄生在蚊子体内的病原体又乘机钻入健康人血液里,致使健康人生起病来。而且蚊虫的繁殖力极强,吸血的雌蚊每吸一次血就产一次卵,一生中要产卵几次至10几次,每次产卵可多至200~300个。卵则以几天为一周期完成孵化、幼虫、蛹到成虫的发育过程。所以蚊虫传播疾病是非常厉害的。
蚊虫传播疾病是各有分工的,有的按蚊传播疟疾,有的库蚊传播丝虫病,有的库蚊则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时,一种疾病由好几种蚊虫传播,如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三带喙库蚊、环带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而某些蚊虫“身兼数职”,可以兼传好几种疾病,如中华按蚊除了传播疟疾外,还能传播丝虫病和乙型脑炎。
人类对蚊子的危害早就采取过多种防范措施,对蚊虫实行化学灭蚊、生物灭蚊和基因工程灭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