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维生素,微量无素及水分的需要。为了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每0.5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1.5公斤,菜3公斤。
(三)设备
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施。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50厘米×40厘米×6-8厘米,板厚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的铁丝网做底,用三合板条钉好。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是没有异味的,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帖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用的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然生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做底,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做筛盘。30目中孔的可以做1-2个筛子,用来筛大龄虫的虫粪,60目小孔的也可做1-2个筛子,用米筛小龄虫的虫粪。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之间,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8℃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湿度要保持在60-70%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以采收取措施越冬,夏季要通风,室内要备有温度计和湿度计。
三、黄粉虫养殖的技术
按各虫期顺序分别叙述
(一)成虫期 从长速快,肥壮的老熟幼虫盘中把刚刚变出,健康肥壮的蛹,用手轻拿放入蛹盘内,蛹盘是12目的筛盘,操作步骤是将虫盘均匀放入1厘米厚的麦麸子,然后把12月的筛盘套放在木盘里,然后再均匀的放入1厘米厚的麦麸子,然后放入挑出的蛹,选蛹时切勿用劲捏,不能甩扔,以防蛹体内外受损,目前挑蛹的方法也只是用手捡,不能用镊子、筷子夹。挑蛹要及时,以防被虫咬伤。每个蛹盘放薄薄的一层蛹,蛹不能堆积成厚层,不能挤压,翻动、撞击。挑蛹前要洗,防化学物质接触损害蛹体。将蛹盘送入种虫室,可以横竖交替的撂起来,待其羽化,出成虫开始喂饲的时候再上架,便于管理,蛹羽化的温度控制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好,约6-8天将有90%以上的蛹羽化成成虫。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黄粉虫是一生多次交配,多次产卵的昆虫,每只雌成虫一次产卵3-5粒,一粒生产出50-350个卵子,卵的寿命为30-80天。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在产卵期不要随意搅动,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了。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添加饲料,3-7天换一次卵盘。因为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控制室温25℃-30℃,空气相对湿度60℃-70℃,室内暗光,弱光为好,开始成虫外翅由白、软,渐变黄至黑硬,由弱变强,此期间可以不喂饲。
成虫繁殖期内,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属自然死亡,一段时间被活虫咬成空壳一大部分死成虫时用簸箕拨出死虫。成虫期要防成虫逃外,要经常检查,找出逃跑原因。如果逃出来与卵接触,会把产出的卵吃掉,损失严重。同时防止高温及天敌。室温高于35℃时成虫产卵明显下降,烦燥不安。为了提高利用率,孵化率和成活率,也可以将产卵盛期过后,死虫太多,产卵量少的成虫,全盘淘汰,作为饵料喂饲。
要控制好种虫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夏季通风,降温。冬季保温增温,增湿,室内温度低于15℃,产卵极少。低于10℃,成虫不大活动,低于0℃冻死。冬季空气相对湿度低,对成虫成活,繁殖影响很大,增湿,保湿是重要环节。
(二)卵孵化期 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有卵的木盘上架或横竖相交的撂起来自然孵化,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心的幼虫,在成虫室内同等条件下有一周多的时间就能出虫,当饲料表面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三)幼虫期 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的饲料,目前,饲养黄粉虫的目的也是获得大龄的幼虫作为特种养殖的饵料。因此,幼虫的管理至关重要。在温度20℃-30℃,空气相对湿度50%-60%,投喂麦麸子和菜类,幼虫期大约100天左右(80-180天)。
黄粉虫的卵经过7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