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猩猩等可以很快的解决这一问题。
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科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黑猩猩的确有推理的能力。他把香蕉挂在天花板上,屋内有三只木箱,黑猩猩只有把三只木箱擦在一起才能吃到香蕉。开始时黑猩猩到处乱跑,一会儿它安静下来了,仿佛在思考问题,最终把三个箱子像在一起拿到了食物。
在自然界中,高等动物也会使用工具。群殴中,山领会用坚硬的石块打击对手,黑猩猩也会用藤条来抽打其他的猩猩,还会用树枝伸到白蚁洞里掏白蚁吃。
■ 小狗学习钻杆
本能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不是毫无关联的,动物的许多行为都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加上后天的学习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学习行为是否与遗传有关呢?动物学家做了一组大白鼠走迷宫的实验。他们根据大白鼠走出迷宫的时间快慢将其分为两组,走出时间快的称为“伶俐”组,时间慢的称为“迟钝”组,然后让两组大白鼠在本组内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按相引司的实验方法,只选择走出迷宫最快和最慢的大白鼠作为进一步繁殖的种鼠。按照这个程序,经过几代之后所得到的“伶俐”鼠和“迟钝”鼠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于能走出迷宫并不是大白鼠的本能行为,所以再“伶俐”的大白鼠也要通过学习才能找到迷宫的出路。如果让这两组大白鼠再走另一种曲折情况不同的迷宫时,两组老鼠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现象可以用于人工选择的方法来提高动物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并遗传固定下来,如犬就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先天性神经表型,前者适合训练成追踪型警犬,后者适合训练成守卫型保安犬。
动物原本就有许多神经通路,或有改变联系的途径,学习史易使之进行选择或发生变化,从而能对有不同生物学意义的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学习行为显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进化过程中,当环境变得更复杂时,具有较高学习能力的动物被保留下来的机会就多。动物在自然竞争中学习行为的能力得到了选择,并得以不断发展、进化。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