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生活的某些动物中,
群体成员彼此接触的机
会较多,动物个体凭借自身的实力通过竞争取得相应的地位,形成了优势个体和从属个体,称之为优势等级序列。在这种等级的形成过程中甚至有些血腥味儿。
动物王国的等级系统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单线式、循环式、独霸式。
在单线式中,社群成员们按照固定的等级顺序依次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服从第一位,排在第三位的服从第二位,谁也不敢越界,否则会遭到严厉的惩罚。而新来的个体则需通过多次打斗,才能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等级地位。循环式是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的等级模型。比如两个鸡群,原来都是稳定的单线式模型,一旦合群后或者在原来稳定的鸡群中加人新的个体,原来的等级序列遭到破坏,等级模型由单线式向循环式转化,个体之间的争斗就变得频繁。经过一段时间的争斗后,合并后的群体才能再次形成稳定的单线式模型。另外,在社群成员数较多时(例如当鸡的数量超过30只时),则易出现这种形式。因此,在大型养鸡场中,鸡群不能大大,否则鸡整天处在打斗中,而使产蛋率下降。独霸式则是一呼百应,社群中只有一个王者,高高在上,其余个体之间地位不分高下。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存在于蜜蜂社群和蚂蚁社群中,蜂王或者蚁王独自享用着千万只工蜂或者工蚁的供奉。
狼是一种有着严格“等级制度”的动物。在一窝狼群中,往往由“狼爸爸”、“狼妈妈”和一群小狼组成。大公狼是“一家之主”,小狼则从属于大狼。但在小狼中同样也存在着老大老二之分。因此小狼往往热衷于打架,因为打架的胜负决定着它们的身份地位。胜者常常脚踏失败者,翘起尾巴,一副得胜后的洋洋得意。失败者则只能躺在地上,向胜者乞求“宽恕”。经过多次打斗后,小狼的“社会地位”才能决定,打斗的长胜将军,变成了同代中的一号狼,亚军为二号狼,依次类推。
在鸟类群体中,同样也存在着优势等级,在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鸡群中的啄击等级。当一群母鸡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时,有一只母鸡对其他母鸡占有优势,它能啄击任何一只母鸡,而不会受到回啄。第二只母鸡也能啄击除第一只母鸡以外的其他母鸡,以此类推,形成优势等级序列。作为首领的那只母鸡往往是“抬头挺胸”,羽毛光亮顺滑。在啄食时,如果其他母鸡稍有不慎,在它旁边啄食,必然遭到这只母鸡啄击,而被啄母鸡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只有急速逃跑。
等级序列在动物世界中可以说无处不在。综合各种优势等级序列现象,可以概括出以下五个特征:
特征一,惧异原则。这是一个在有等级序列的生物种群中广泛存在的原则,甚至在人类中也有所表现。自然界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当一个陌生的个体侵人到一个群体时,会受到这个群体成员的共同进攻。这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有它自身的进化意义。因为人侵的个体对这个群体的食物资源、领域资源、配偶资源都存在威胁,特别是在几种资源都比较紧缺时,这种行为更有其积极的意义,可以保证这个种群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正常的繁衍。人类欺生现象的起源,也来紧镇异原则。
特征二,强硬领导下的和平。这种现象在灵长类动物社群中很常见。公园的猴群中,在猴王的强权下,猴儿们和平相处,一旦群内的其他个体发生冲突或者纠纷,猴王就会发出叫声呵止或者冲上前去以武力平息,以保证整个猴群团结一致。当猴王暂时离开“群猴无首”时,猴儿们便“蠢蠢欲动”,潜藏在心底的“为王欲望”不再受到压制,便任意发泄出来。于是整个猴国变成一片战场,开始争王夺位的竞争。这种竞争一直要持续到猴王回来之后,所有的猴儿又都表现出一副臣服的样子,猴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种强硬领导下的和平也有另外一方面的表现,在遇到外敌入侵时,猴王的警戒行为最为突出,发生冲突时,王者也必然奋勇杀敌,以极力维护整个群体的利益与安全。这种高度的责任心与义务感有时连人类也不可企及。当然,这也是为了猴王自身的利益,因为只有保证自己的群体资源不被破坏,才能享有王者的特权。
&nb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