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犬鼠钻进洞穴之后,除非是大型真空吸尘器,否则你很难让它们出来。犹他州的人们采取的正是这一方法,他们用改造过的下水道清洁器来吸出草原犬鼠,虽然这种方式不太体面,但至少人们还是把犬鼠吸出来,而不是埋葬它们。草原犬鼠的确不愧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了不起的建筑高手。
第五位 石蛾
在西弗吉尼亚的冬天,如果人们仔细察看水中的叶子,你会发现建筑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不过,这些小孔也意味着我们会很难找到它们。这片叶子现在已经变成了石蛾的家,石蛾幼虫就是我们排名第五的建筑专家,因为它们能用任何东西造房子。这些与众不同的建筑师都是素食者,所以它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躲避可怕的食肉动物。它们会建造一个小房子以便把自己伪装成河床的一部分。如果建筑材料太大,它们就会用有力的双颚把它快速切割成适当的形状,然后,它们会用唾液当胶水,通过分泌一种丝状的液体将各种建筑材料粘合起来。石蛾会把这些东西,粘合成它们的活动房屋。作为一名伪装大师建造的小房子,常常能骗过那些饥饿的捕食者。
稍作加工,石蛾的住所就会变成一种独特的珠子,成为人类制作珍宝的最佳原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会伤害到石蛾,我们饲养它们,一旦它们变成成虫,就放了它们。因为无论再怎么漂亮的房子,对石蛾的成虫来说都已经变得毫无价值。要知道,离开水以后,成虫满脑子想的不是建房子、不是找吃的,而是去交配。一些石蛾只能活几天时间,所以它们会迫不及待地寻找配偶。
第四位 鹦鹉螺
如果你想在深水中建造房屋,那你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为每下潜100英尺,你就要多承受45磅的压力。不过,有种动物却能对这种现象应付自如,它就是我们排行第四的建筑高手,鹦鹉螺。这种奇异的软体动物一般生活在海下1000英尺深的地方,如果把一些深海鱼类拖到海面上来,它们会因压力的变化而死去。但鹦鹉螺每晚都要到海面上来,它游到浅水区,像它的近亲鱿鱼那样用一种喷气式推进的方式来寻找猎物。但当太阳升起后,鹦鹉螺就会沉入海底。鹦鹉螺之所以能承受得了巨大的压力变化,得归功于它们坚硬的外壳。夏威夷怀基基
水族馆的布鲁斯·卡尔森介绍说,这种外壳结构的确是一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小鹦鹉螺简直就是成年鹦鹉螺的缩影,随着体形的增大,它的外壳也在不断扩大。
鹦鹉螺之所以能成为排名第四位的建筑专家,是因为它们仅仅靠分泌碳酸钙就能建造一个外壳来穿越深邃的海洋。难怪19世纪的科幻小说家儒乐·凡尔纳会从这种软体动物身上找到灵感。他在自己最著名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将他的潜水艇命名为“鹦鹉螺号”。鹦鹉螺很像我们现代世界的潜艇,它们像潜艇一样,游得越深外壳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但鹦鹉螺所能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如果它的下潜深度超过1500英尺,它们的外壳就会爆裂,可是,它们的外壳只有大约一毫米厚,它们却能靠它深入到1500英尺的海下,这已经相当了不起了。为了帮助你了解这件事的不同凡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人的情况,由于没有志愿者,人们用聚苯乙烯制作了个人头。当然也没有人能在鹦鹉螺所在深度长时间屏住呼吸,强大的压力将聚苯乙稀做成的人头挤压成了原来的一半大。尽管儒乐·凡尔纳早在1870年就在他的著作中对潜艇进行了描述,但恐怕要到下个世纪,人类才会造出能够潜到鹦鹉螺所在的深度的潜艇。现代科幻小说家仍梦想着在深海建造家园,但到目前为止那个奇异的世界只属于鹦鹉螺。
第三位 蜜蜂
我们排名第三位的建筑大师是一位对花朵情有独钟的小动物,蜜蜂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建筑工程师,它们从花朵上收集蜂蜜和花粉,然后将这种原材料转变成蜂蜡这一非凡的建筑材料。像这样大的一个蜂巢重达几百磅,而它里面居住着5万多只蜜蜂。
蜂巢完全是用蜂蜡搭建成的,蜂巢内部是一排排的蜂房,查尔斯·达尔文称这是最杰出的建筑艺术。这些蜂房是用来储存食物的,所以我们称它为蜂窝。一个一般规模的蜂群会储存4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