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摄象机里的海洋考察
CCTV.com消息(法治在线):
周旋 游威
当人类文明将足迹踏遍世界陆地的各个角落时,我们生活的星球上还是留下了绝大部分一直存在却远未与人亲近的领域——海洋。无数船只从海面上游弋而过,往往遗忘了水面以下另一个繁荣的生命世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直到目前仍然十分浅显,甚至无法与人类对目前所知道的宇宙知识相比。变幻莫测的海洋在夏季用风浪来抗拒人类涉足其中,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悬念。
2004年夏季,中国科学院组织国内海洋研究方面的十多个权威研究机构和院校的40多名科学家对我国的海洋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科学考察。在一万多公里的航程中,中央电视台记者是唯一被允许登船的新闻媒体考察队员,并全程记录了整个考察中的科研活动。
在此次科考报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社会新闻部曾经参与过杭州千岛湖水下古城新闻报道的记者,我和游威有幸能够首次尝试与海洋科学家合作,进行海洋水下的电视图象拍摄工作。
为了保证水下图象拍摄的质量,我们准备了高等级的水下拍摄装置。由于摄象机的防水外壳要求高,一旦出现漏水等问题,会造成机器短路烧毁,中断整个潜水拍摄的计划。因此我们特别与日本手工制作摄象机防水外壳的专业厂家联系,引进了价值十多万的松下摄象机专用防水外壳。这套设备采用全外壳电子控制,推拉、变焦、光圈、灰片的调整完全可以在水中进行。摄象机拍摄的图象可以从我台的编辑机上直接读取,省掉了后期节目制作不少麻烦。此外,在我们携带的器材中,还包括几台400多万像素的水下数码相机和使用胶片的全手动水下广角相机。
在潜水的准备方面,由于曾经接受过专业的潜水训练,并在杭州千岛湖有百余次的自然环境下潜,最大深度四十米的潜水经验,我和游威作为合格的国际潜联三星级潜水员,对这次的潜水拍摄踌躇满志。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外海的大深度潜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所包含的危险和困难,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所了解,并懂得处理方法。但是毕竟没有丰富的外海潜水经验,所以我们在准备过程中请教了有关的教练,并在出发前进行了潜水的恢复性训练。
随船到达科研人员计划考察的珊瑚礁后,大船放下了救生艇。每天出海我们都要依靠小艇,海面上毒辣的太阳逼得我们只能穿好厚实的潜水服出海,遮挡住所有的皮肤。研究海洋化学的沈博士因为一次出海穿的是一条短裤,回到岸上,大腿的皮肤就开始发红,第二天更严重,在被灼伤的地方长出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水疱。为了防止感染,恢复了一个星期还不敢再下海水。我们于是对防晒工作更求全责备,包得像忍者一般才出海工作。
我们跟随需要潜水工作的科研人员来到了计划中的下潜点。科研人员一下水就开始寻找合适的珊瑚、海绵、甲壳类动物进行生物采样。我们在水中调整好灯光和白平衡后,开始跟随拍摄采样的过程。水中生物采样并非想象中捕鱼抓虾一般简单,科研人员对样品精挑细选,一般只对稀有的和有研究价值的物种感兴趣。采到的样品被装进透明塑料袋,并用呼吸器往里面充上空气,用绳索串起来,铺在一片白色的沙地上。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塑料袋,装着五颜六色的生物,漂浮在水中随着海流摇头晃脑,在镜头里分外好看。专家们发现了一只棘皮海星,顶背上有棕黄的圆点,一共五个角。其实说它长着角并不确切,因为这角实在很肥,圆呼呼的挺厚实。专家们好容易才把它塞进采样的塑料袋里封好。正当我们凑上去要给它来个特写镜头的时候,谁知绳索没有绑紧,充气塑料袋带着海星火箭般地向水面冲去,伸手抓都来不及。
在潜水作业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项目就是大深度下潜。在岛礁上驻扎以后,科学家和我们一起计划深潜的细节。在计划中要实施深潜的这天,海上风浪突然大起来。平时珊瑚礁与外海交界的地方只有绿色和蓝色海水颜色深浅的界线。而起风以后,礁盘的边缘上从外海翻起了白色的大浪。操纵平底救生艇的船长是海南岛经验丰富的渔夫,他看过浪后肯定地说因为担心翻船,小艇根本无法越过这层汹涌的海浪把我们送到外海的潜点。为了珍惜在海上考察的宝贵时间,我们最后决定,潜水员在离礁盘边缘的200米处下潜,从汹涌的浪底下钻过去,到达外海。这个计划有一定的风险,因为风浪大,潜水员既要互相照应避免失散,又不能太靠近。如果距离太小,在风浪的扑打中,背上的钢制气瓶很容易伤害到身边的同伴。
当我们用仰泳姿势接近岛礁石边缘的时候,听见脑后逼人的隆隆的浪声越来越近。扭头一看,三米高的白色大浪扑头盖脸地砸下来。把本来还漂在水面的人一下子打进水中,水下两米的整个水体都是一片茫茫的白色,顿时失去了视线。这时一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