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蟒又称为蟒、蟒蛇、南蛇、琴蛇、蚰巴蛇等,是我国所产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类之一,体长为6—7米,体重50—60千克,堪称“蛇中之王”。头和颈的区分明显,头背除有对称的大片鳞外,覆盖的其他鳞片形小而多。头小而狭长,头顶略微平凹,头部的鳞片小而多,吻部扁平而圆钝,吻鳞1片,呈半月形,下唇鳞19—20片,上唇鳞10—12片,前2片上唇鳞和吻鳞具唇窝,对温度特别敏感,能感知周围环境大于0.026℃的温差,与蛇的颊窝的作用相似。前额鳞2片,额鳞1片,顶鳞2片,颏鳞1片,鼻鳞2片。眼小,位于口裂中点的上方,瞳孔纵置,呈椭圆形,眼前鳞2,眶后鳞1—3片。身上花纹美丽,体背和两侧由2—3条金黄色的纵纹和30—40多条横纹构成云豹状的大块斑,腹面是褐色和草黄色的混合色,两侧各有一条黄色带状纹。体鳞细小,光滑无棱,颈部53—60行,中段鳞65—72行,肛前鳞36—45行。腹鳞非常狭窄,为255—263片,肛鳞2片。尾短而粗,有缠绕性,尾下鳞为双行,65—69对。蟒与蛇在头骨的构造上有所不同,另外在蟒的体内还保留着一对条状的髂骨和小型股骨,尾短而粗,呈圆柱形,肛门前面两侧各有一个距状的后肢痕迹,长约1厘米,略呈圆锥形,在雄性尤为发达,在交配时用于抱握雌性,这些都说明它的祖先曾经具有健全的四肢,只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退化消失。
黑尾蟒多栖息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福建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在国外还见于中南半岛各国。它对温度要求较高,喜暖怕冷,当气温达到25—30℃时最为活跃,20℃时则很少活动,15℃时就处于麻木状态,如果长时间维持在5℃以下时它就会冻死。当然,温度太高也不行,在强烈的阳光下也会晒死。气温超过35℃时,它就要移动到荫湿的地方去乘凉。黑尾蟒一般在夜晚活动,偶而在白昼也能活动,经常活动于沼泽、河流、湖泊附近的湿润多石地中,或倒吊在树上,或盘在动物经过的路上,还善于游泳和潜水。为度过寒冷的冬季,每年10月底即进入冬眠,这段时间隐居在树洞、石穴之中,不吃不动,依靠消耗体内越冬前储备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要,直到翌年4月才出蛰活动。
黑尾蟒的行动迟缓笨拙,却是一种很贪食的动物。它没有毒牙,口中只有一些细小的牙齿,捕食的时候一般在地面上、山溪间或在树干上盘作一团静候,等待猎物挨近时,慢慢地将头、颈抬起来并向后收成“S”形,然后突然将猎物一口咬住,用身体紧紧缠裹,直到猎物被绞死或不能再挣扎时再将其吞食。由于它的下颌骨与头骨的关节非常松驰,下颌左右两半和口腔各部位都以富有伸张力的韧带相连,口能张开到130度以上,咽喉也富有弹性,胸部没有胸骨,体壁可以自由扩张,所以即使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动物,也能被囫囵吞咽下去。密林中和水中的各种动物,大到野猪、野羊、鹿,小至鼠、鸟、鱼、蛙等,都是它的食物。有时在野外找不到食物,还会进入村庄农舍偷吃猪、鸡、鸭等家畜家禽。它的消化能力很强,除了兽毛、牙齿等以外,其他部分都能消化掉。它的食量还随饥饿程度、气温的变化而增减,饱食之后可以几个月不再吃食。
有关于蟒吃人的传说很多。从理论上说,蟒是具有吃人的能力的,但实际上,却很少有蟒吃人的真实记录。人与蟒相遇时,只要人不动,蟒并不主动向人进攻。人将其惹怒时,它也只是把身体盘曲,头竖起来,张口伸舌而已。
黑尾蟒的繁殖期为4—6月,冬眠过后立即寻偶交配,然后雌性开始产卵,每次产8—30枚,卵为白色,长圆形,壳软而有韧性,卵重为75—100克。产卵后雌性便不再进食、进水,用身体将卵盘卷在中间,此时它的体温比平时高出4—6℃,用以加速卵的孵化,并有护卵的习性,直到幼体破壳而出。孵化期大约2个多月。刚出生的幼体身长接近1米,而且生来就会爬行。
黑尾蟒还是动物园和马戏团的主角,也有人把它当作宠物饲养或者用来看家护院。曾经有一个女护士,在一天夜里被一名歹徒潜入她的卧室,并且强奸了她,然后歹徒打开床头的电灯,灯光却把她家饲养的一条450厘米长的黑尾蟒惊醒了。当歹徒把脚伸下床沿时,这条黑尾蟒立即紧紧地缠住了他。开始歹徒还企图挣脱,但不到一分钟,就已经被缠得脸色发紫,吓得他大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