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每个角落均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但哺乳动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只适应于一定的环境范围内。环境一般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大类。生物因子又被称为有机环境,主要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因素,动物又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非生物因子又被称为理化因子,主要指气候、基底和水等自然因子。基底则系指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栖息、隐蔽、活动和觅食的环境,如土壤、岩石、树林等均是陆生哺乳动物的基底,海水、淡水等又是水生哺乳动物的基底,基底的类型与结构对哺乳动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分、气候、光、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是哺乳动物的生活和生存的重要限制因子。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均表现了对各种环境的适应。
全身被毛是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毛是无生命的,不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灼伤,又能起到隔热的作用,使被毛与皮肤之间形成温度梯度。由于生境、季节的不同,各各物种的被毛的质量、组成、疏松程度等亦有差异。许多种类在不同的季节还有换毛的习性,通常一年有1一2次周期性的换毛,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有秩序地脱换,一般先从头部开始,夏毛短而稀,冬毛长而密。被毛在身体表面的覆盖并不是均匀的,一般腋下、腹股沟、阴囊、乳房等部位均裸露,如同一个气窗,可以调节体温。还有一些种类,如鲸、海豚等,体表无毛或几乎无毛,它们或者生活在温暖的水域,或者具有某些特化的组织,如厚厚的皮肤等,可以隔热。
当地表温度很高时,啮齿类动物大多躲进地下洞穴并堵住洞口,生活于干旱和沙漠地区的黄鼠等还有夏眠的行为。夜行动物,如眼镜猴、懒猴等则攀在通风阴凉处的树枝上,等待天黑以后,地面温度降低,湿度较高时,才到地面或树木之间进行活动觅食、梳理等,开始夜行生活。很多哺乳动物因为具有发育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对生境进行精确的选择。如果在夏季,当其生活的地区气温很高时,为了躲避阳光直射,就到树荫深处或河边去休息,伸展身体使肚皮贴着地面,以便利用潮湿的地表来散热,还可以到河里或池塘中长时间地浸泡、水浴或泥浴。水生哺乳动物则将整个身体沉浸于水中,以头对着流水的方式来散发体温。
在哺乳动物中,偶蹄类及一些食肉类动物没有汗腺。在夏天气温高时,总是蹲在荫凉的地方伸着舌头喘气,来散发体温。奔跑时则是通过喘气和体内暂时贮存余热的方式调节体温。还有的利用分泌大量的唾液来代替出汗散热。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北极熊等都具有十分丰厚的被毛,起到良好的保持体温的作用,因而可以有效地抵御北极的严寒。同样生活在极地寒冷水域的海豹等鳍脚类动物则依靠毛被和皮下脂肪来保温。它们的皮肤细胞也对寒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低温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的物种的身体具有局部异温的现象,如狗的体表温度比其深部低得多,尤其是脚、腿、尾、耳尖、口和鼻部等温度均比体表其它部位低,这样就能够减少能量流失,成为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也是它们经济利用热能的一种方式。
此外,啮齿类等穴居的哺乳动物也有防寒之意。啮齿类以及猪类、蝙蝠类等,也常采取群栖的方式来大幅度降低每一个个体对热能的需求量,以利防寒。熊类、蝙蝠、黄鼠等还以冬眠的方式来抵御冬季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