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按照“减少监测盲区、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密监测站点”的要求,充实完善现有监测体系,国家林业局近日公布了全国第二批新建的200个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名单,并部署了今冬明春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控工作。
据了解,自2005年3月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启动以来,首批布设了150处国家级、402处省级和450多处地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监测站及时发现、汇集大量检测信息,为疫病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并通过有效实施现场封控措施,没有发生大面积扩散疫情的现象,有力地配合了高致病禽流感防控大局。但我国候鸟等野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布局尚不完全、监测站点不足、能力有限、装备简陋,制约着防控工作。国家林业局确定在全国新增200处国家级监测站,全国各级监测站点的总数已达1202多处。新增的国家级监测站,年底前将逐一划定责任范围和监测重点区域,明确第一责任人,科学合理设置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
就做好今冬明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国家林业局提出5条措施:一是严格落实“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要求,确保监测人员到岗到位,严密监测本区域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实行监测信息日报制度,一旦发现候鸟等野生动物异常死亡现象,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并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二是加强对候鸟迁飞路线和规律的调查研究,提前向候鸟迁飞目的地通报信息,做好防范。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疫情,制定并完善防控应急预案,确保快速有效应对。
三是加强对候鸟等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的巡护工作,严格制止畜禽、无关人员进入上述区域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或从事其他干扰活动。严厉打击违法猎捕、走私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四是强化对本地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的消毒、卫生防疫等监管工作,严密防范可能出现的疫情,切实保障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安全。五是切实加强对监测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监测队伍整体水平和综合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