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牦牛产业开始起步。地处西部的我国牦牛主产区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纷纷加大牦牛产业开发力度,但从我国牦牛产业发展的全局来看,牦牛产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产业核心优势尚未形成,建议国家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草地管理规划,积极探索牦牛产业发展新模式,壮大牦牛产业。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家畜之一,为乳、肉、役兼用型万能家畜。牦牛业一直是高寒牧区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发展牦牛业对提高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世界现有1400多万头牦牛,大都繁衍生息在中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总头数达1200多万头,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其中,西藏是我国牦牛数量最多的省区,共有415万头左右,青海省次之,为360万头左右,四川省居第三。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被称为“绿色食品”的高原牦牛产业展示出良好的开发前景。
牦牛除了有较强的驮运和拉力外,其肉可食、其乳可饮、其毛皮可用。从牦牛奶中提取出的酥油,是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食油。牦牛皮质地坚韧、光泽耐磨。牦牛绒可纺成上等牛绒。牛毛捻成的绳子富有弹力和光泽,结实耐用,做成的帐篷御寒力很强,至今仍是牧民们重要的住舍。牦牛尾巴制成的“毛掸”蓬松耐用,拂尘力强,特别是白色的尾巴更为珍贵。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牦牛食用纯天然牧草,其肉奶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纯“绿色食品”。由中国农科院、西藏自治区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等近10家我国农业研究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西藏牦牛资源进行调研后认为,牦牛产品是典型的绿色保健食品,它不仅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半野味,如今,我国牦牛主产地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各种牦牛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牦牛肉干、牦牛壮骨粉、牦牛绒衫、牦牛制品、牦牛SOD等牦牛产品,在市场上展示了较好的开发前景。
我国牦牛产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尽管近年来我国牦牛主产区在牦牛生产性能、产乳性能、血液SOD、人工受精以及品种改良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牦牛产业仍处于低收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模式。
首先,我国牦牛畜种原始,个体生产性能低下。多年来,粗放的掠夺式经营管理和不注重公畜选择与交换,致使我国牦牛主产区牦牛表现出体格变小、体重下降,繁殖率低,抗病力弱,死亡率高和野性不足等“退化”症状。
其次,饲养管理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我国大多数牦牛主产区仍沿袭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的靠天养畜习惯。牦牛终年放牧,无补饲,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同时,畜群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着牦牛群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地区除饲养牦牛外,还饲养着其他家畜,这样造成草地严重超载,例如西藏最大的牦牛主产区那曲地区,在草地严重超载的情况下,一些牧民家里还养着10多匹马。
第三,良种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牦牛主产区对公牛不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培育,随意在亲代中留种,致使牦牛畜群平均生产力和繁殖力下降。
第四、牦牛科研力量薄弱、牦牛产品商品率低。由于经济发展所限,我国牦牛主产区科研水平仍比较薄弱,因此,牦牛深加工业几乎处于空白,而我国牧区牧民将畜产品大部分自食自用,很少向市场出售,出售的牦牛产品也是初级产品,商品率非常低。
诸多问题致使我国牦牛产业未形成优势产业
近年来,我国牦牛主产区尽管在牦牛产业开发上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牦牛主产区草畜矛盾突出。由于多年来的掠夺式经营,牦牛主产区实际载畜能力及产出逐年下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