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6—28天。雏鸟为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就由成乌带领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活动,但大约在45天后才能飞翔。与此同时,成鸟也开始集中在一起进行换羽,换羽期间没有飞翔的能力。
白额雁在我国为每年8月末9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向越冬地迁徙,主要在晚上进行,白天停息下来觅食和休息。在停息的地点也常见它和豆雁、鸿雁等雁类混在一起,或许是因为它们相近的食物构成和要求的栖息环境较为一致的缘故。迁徙时集成大群,无论飞行、休息和觅食均在一起,飞行时常排成单列飞行,边飞边叫,叫声甚高。到达越冬地后,常分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通常在天气晴暖时活动积极,而且较分散;阴雨天、冰雪天以及大风天气则于背风处集成小群,而且不大活动。迁离我国的时间多在3月初至3月中下旬,最晚在4月末至5月初,大多是一些不参加繁殖的亚成体。春季迁徙群多以成对和家族群居多,群体的数量比秋季为少。
白额雁过去一直是我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近30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为2170只,不到欧美其他国家种群数量的十分之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