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雁又叫花斑、明斑,是大型雁类,体长65—80厘米,体重1700—3579克。虹膜褐色,嘴为肉色或玫瑰肉色,脚为橄榄黄色。较为独特的是在额部和上嘴的基部具有一个白色的宽阔带斑,白斑的后缘为黑色,所以得名白额雁。头顶和后颈呈暗褐色;背部、肩部、腰部均为暗灰褐色,具有淡色的羽缘;尾羽为黑褐色,具有白色的端斑;尾上覆羽白色。颏部为暗褐色,其前端具一个细小的白斑,胸部以下逐渐变谈,腹部为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两胁灰褐色。
白额雁繁殖于北极附近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白令海峡、北美洲的极北部、欧洲西部以及格陵兰岛的西部等地,越冬在北美洲、欧洲的里海、黑海、地中海附近,以及亚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包括日本、印度和缅甸等的北部。在我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台湾、山东、湖北、湖南、西藏、新疆等地。
白额雁在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分布有2个亚种,均为冬候鸟,其中指名亚种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越冬,太平洋亚种在我国东南部越冬,迁徙期间遍布于东北、华北、新疆、西藏等地。太平洋亚种的体形比指名亚种稍微大一些,体色褐色较多,灰色较少,但区别并不十分明显。
白额雁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地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从苔原海岸到海拔200米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以栖息;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农田。虽然它们的栖息生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的,但似乎更喜欢陆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活动,或是觅食或是休息。在陆地的时间通常较在水中的时间长,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它不仅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而且奔跑的速度非常快。起飞和下降也很灵活。善于游泳,在紧急状况下还能潜水。常成小群活动。飞行时队列多呈“一”字形或成“人”字形。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晚上多在水而上休息。通常天一亮就成群地飞往陆地上的觅食地点,中午回到夜栖的地点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成群地飞到觅食地继续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夜里的栖息地。食物在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秋季和冬季则主要以水边植物,如芦苇、散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等,也吃农作物的幼苗。
白额雁每年6—7月在北极苔原地带繁殖,通常在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开始第一次繁殖,但通常在第二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季就已经配对,雄鸟和雌鸟一旦结合,便较为稳固,不再分离。求偶时首先是彼此进行头部浸水的运动,同时张开翅膀,大声鸣叫。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就结成小群到达繁殖地,不久又成对或成家族群分散开来,各自去寻找适合的营巢地点。它一般不利用上一年的旧巢,每年都要筑新的巢。开始营巢后跟随成鸟到达繁殖地的幼鸟和亚成体便离开成鸟,单独组成一个群体,在整个苔原地带漫游,只有个别的伴随着繁殖的成鸟,在巢区的附近活动。通常营巢在河流与湖泊密布,而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筑巢于较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巢极为简陋,仅为一个凹坑,里面放以少量干草和绒羽即成。通常在6月中旬产卵,每天产一枚,偶尔隔天产一枚,窝卵数通常为4—5枚,最多可达7枚,最少为3枚。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孵化期为21—23天,或者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