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元素。”
在投资了接近25万元的研究费后,蔡恩来终于在去年“修练成果”,成功把小红虾密封在玻璃瓶里饲养,不必换水、不必喂食,完成了他的“懒人心愿”。
不是虐待
只是环境移植
“迷你科学透视瓶”的养殖法看起来很残忍,但蔡恩来不认为是虐待生物。他说:“这些小红虾原本生存的环境就很恶劣,它们居住在湖泊的一些小缝里,活动范围也不大。经过精心计算设计的这个人造环境,其实比原来的还要理想。”
事实上,“迷你科学透视瓶”只不过是把大自然环境移植到瓶子里。
办公室
造大瓶子养小红虾
大小不一的“迷你科学透视瓶”,下个星期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以及台湾同步推出。小红虾的数目依瓶子的大小而定。售价介于98元到388元不等。
蔡恩来说,“迷你科学透视瓶”的整个制作和生产过程都在新加坡进行,每个不同大小瓶子里的生态环境,都得作个别的计算,除了水的成分、温度与硬度外;青苔、海扇以及沙石等都要算到刚刚好。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计算得准确,这个密封的生态环境其实可大可小。蔡恩来透露:“如果有人要特别订制一个摆在大厦或办公室里也可以,但我就得到目的地‘摆阵’(就是做计算工作),而且可能得花上两个星期才可以‘封瓶’。”
目前,他在新加坡设有两个养殖场,由于即将大规模出口“迷你科学透视瓶”,他计划在泰国开设大型的小红虾养殖场。
有兴趣了解“迷你科学透视瓶”可拨电4496044找Chris。
嘘寒问暖养小红虾
每个“迷你科学透视瓶”可视为独立、自给的生态系统。除适度光线外,无须加以料理,就像电子宠物一样。由于瓶子是密封式,且能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所以饲料、换水、过滤以至充气,可以一律省却。
每个密封的小瓶内,都蕴含自然奇观:潜伏水底的小红虾、藻类、细菌和一系列装饰小摆设。设计独特、搭配各有不同。
·光源
光是一项重要元素,因为光是氧气的组成部分之一。“迷你科学透视瓶”每天需要6至12个小时非直接照射的天然光线或光管光线。切勿将它暴露于阳光照射下,光度过高将导致藻类生长过盛,提高水分酸碱度,破坏系统的稳定。若发现藻类生长过量,应将它移放至较阴暗处,“迷你科学透视瓶”不可置于没有光的环境下60小时以上。
·温度
切勿将“迷你科学透视瓶”放于电器用品之上,因为电器用品会产生热量或电能。温度须维持在摄氏20度至28度。温度若超过摄氏28度,水中的虾将过分受压致死。温度若低于摄氏20度,则会减慢虾的新陈代谢,令虾只了无生气。倘小量虾只死掉,不必灰心,已死虾只对系统的持续运作会带来贡献。
·清洁
“迷你科学透视瓶”内有两块清洁用的磁石,可供清洁之用。只须将两块磁石相连,就可擦净玻璃表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