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每种鸟类,世世代代都有它的固定生活区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变更的。这个固定的生活区域,就是它们的分布区。各个种类的分布区大小不一。褐马鸡是鸟类中分布最窄的一种雉类鸟,它们数量不多,是世界珍禽之一,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我国有3
种马鸡,即褐马鸡、白马鸡和蓝马鸡,它们都属于特产鸟类。
白马鸡产于西藏、四川、青海及云南的海拔3000-4000 米山区,由于它的分布区是以西藏为中心,所以又叫“藏马鸡”;蓝马鸡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及宁夏;褐马鸡的分布,从历史记载也只有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西北部的山区,近年来,河北省的数量很少,只有山西省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和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尚有一定数量。
褐马鸡的数量为什么这样少呢?这是因为它的习性所导致的结果。马鸡非常好斗,尤其是在春天,雄鸡发情,经常为了争夺配偶,彼此在嫩绿色的草地上,摩拳擦掌,摆开战场。它们争斗得很激烈,从不轻易退出战场,殊死的决斗,使得交战双方流血不止,在那华丽的羽毛上,只弄得污血斑斑,缺羽少毛。它们这种好斗的习性,深得古时历代皇帝的赏识,他将马鸡的尾羽赐给武将,戴在帽子上名为“褐冠”。其用意是要他的武将,学习褐马鸡拼命战斗的勇敢精神。据考证,如果从汉武帝时代算起,直到清朝,“褐冠”已经佩戴了两千多年了,每年必须捕捉大量的褐马鸡,方可满足当朝的需要;另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羽毛出口国外,供给那些贵妇人作装饰羽用。因此,在褐马鸡的很窄分布区内进行大量捕杀,怎能不使数量减少。
褐马鸡体重约3 公斤,全身羽毛以褐色为主,它们的尾羽披散下垂,形如马尾,故称“马鸡”。白天多栖息在松、杉、橡树林及附近的田野中。清晨,常听到雄鸡的粗旷而高昂的鸣叫声。晚上在树上过夜。身体笨重不轻易起飞,但善于奔跑,遇到野兽追赶或其他危险情况时,便快速钻入密林中躲藏起来。平时喜集群活动,以植物的叶、芽、嫩枝和种子为食,兼吃一些甲虫、毛虫等。3 、4 月间开始寻求配偶。
巢多建在松、桦林或灌丛间的地面凹陷处,内铺些草、叶及羽毛等细软物质。每窝产卵8-12枚,经26-28 天孵化出雏,2-3 个月以后,雏鸟羽毛基本长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雌鸡可产卵12-16 枚,并可用家鸡代孵。平均寿命22个月,有的竟达3 年半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