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检查,结合长丝鲈生长及吃食情况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方法。
2.水质调节
随着鱼体的增长和投饵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及残饵沉积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引起水质恶化,此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换水一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池水的50%,且注意温差不宜超过2℃。由于长丝鲈喜欢生活在平静的水体中,且惯于垂直上下活动,所以要求水体要适当深一些,且不宜频繁或大量换水。在长丝鲈生长的池塘中,水面不宜有水生植物覆盖。长丝鲈也可在半咸水中生存,酸性水质易使它生病,所以应适当提高水的pH值,可采用在池塘中撒些壳灰或投放经发酵的畜禽粪便等方法予以调节。
3.病害防治
水霉病、苗头鳋病、白点病、鲺病、车轮虫病、疮疹病是长丝鲈的多发病。长丝鲈病害应以预防为主,一旦病菌侵入,极难治愈。具体的预防方法有:一是保持池水温度在24℃~30℃之间;二是每半月用25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全池泼撒;三是及时调节水质,经常清洗食台,清除残饵污物;四是坚持投喂新鲜饵料,定期在饵料中添加药物防病;五是创造良好环境,保持池壁光滑,池中无杂物。在阴雨、闷热或骤冷天气应勤加看管,日夜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发生病害时,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诊断治疗。常用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有食盐、生石灰、高锰酸钾、“水霉净”及敌百虫等抗菌素和杀虫药物。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