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脂肪结合可起到一定缓释作用,这样它除了对已感染的寄生虫起到驱杀治疗作用外,还因血药浓度能维持时间较长,所以还可保护猪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因环境污染寄生虫而再感染,起到了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再者针剂的投药较口服投药的剂量准确,所以在有条件时最好以使用针剂注射为首选。伊维菌素是在阿维菌素基础上改进的,他的优点是降低了毒性,所以应尽量选用伊维菌素,但是伊维菌素的市售价格略高于阿维菌素。
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猪多用1%的制剂,一般可按每10千克体重0.3毫升计算,要用短针头注射于皮下,不要注入肌肉或血管内;国产制剂对局部的刺激略大于进口产品。注射剂的使用程序一般可在猪40日龄左右、后备猪配种前、孕猪产前2周时各注射1次,但在感染较重的猪场应在转入育肥舍时增加注射1次,以及繁殖母猪于配种时也加注1次,对种公猪每年注射3~4次。种猪尤其是种公猪患有顽固性疥癣,如局部结有厚痂、久治不愈的,可增加注射剂量和用药次数:每疗程可用1%伊维菌素按每10千克体重0.4毫升用量,每隔5~7天注射1次,连续应用直至痊愈。口服粉剂多用0.2%预混剂,对小猪群或一次性驱虫时,一般按每30千克体重5克的用量混入饲料中1次性投服。如按全场性驱虫方案并为提高驱虫效果则最好采用分次投服的方法,应根据猪的日龄按每吨饲料拌入的0.2%预混剂计算:对保育猪、生长育肥猪、种猪分别为1.5千克、2.0千克和2.5千克的用量使用;对感染严重的种猪用量可增加到3.5千克,上述各剂量如折合成纯粉则约为每千克体重为0.1毫克,或每千克饲料含2毫克,使用上述各剂量的猪群均应拌料连续饲喂7天。投药时间应在繁殖母猪分娩前3周和配种前各1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次,种公猪每年3~4次,转入育成舍的仔猪也应投药1次。在制定和执行驱虫方案时要特别注意,首次驱虫要统一对全场所有的猪(除吃奶仔猪)同时投药,以切断感染源,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试验,严格的两次全场性驱虫,可将猪蛔虫在环境中的污染率由70%降低为接近于零。再者,分娩母猪是所产仔猪感染寄生虫的重要来源,产前的药物驱虫可打破母仔间的传播环节,所以母猪的产前驱虫是控制猪寄生虫传播的关键策略。
(四)给猪药物驱虫的相关问题
1.近几年,猪病已成为我国当前养猪生产的“瓶颈”,有些养猪者对寄生虫病控制未纳入保健计划,往往忽视由寄生虫病所带来的感觉不明显但实际是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由于寄生虫给许多疾病所打开的传入门户和引起的抗病力下降。
2.防治猪寄生虫病应以使用化学药物驱杀为主,必须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完整的驱虫方案,在见到虫体(如猪蛔虫成虫)或出现症状(如猪皮肤上的疥螨病变)再进行驱杀则为时已晚;实际已遭受了损失,养猪驱虫更不可存在任意性。
3.许多养猪场往往存在猪体内、外寄生虫的同时感染,以及数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现象极为普遍,在制定驱虫方案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4.猪寄生虫病属于全年发生的疾病,虽然天暖季节有助于线虫病的发生,潮湿寒冷季节猪疥螨发生较多,且疥螨潜藏于皮肤的厚痂皮之下(尤其是种猪)成为疥螨的传染源,但猪寄生虫对猪的侵袭是长年存在的,所以控制猪寄生虫病应是全年性的。
5.种猪是猪场寄生虫病最主要的带虫者,是散播寄生虫的源头,切断种猪群尤其是繁殖母猪对所生仔猪传播寄生虫的环节至关重要,所以应将种猪驱虫置于驱虫方案的首位。
6.对猪的体外寄生虫(如猪疥螨、猪血虱等)涂擦或喷洒药物虽有一定效果,但费时、费力,且难以完全杀灭虫体,而在天气寒冷时更难以实施,所以应以使用针剂或口服剂药物为首选。
7.驱虫药应选择使用正式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市售的驱虫药中有用粗制品或药渣做药品出售的,这不仅疗效不好,还发生猪拒食,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和发生中毒的情况。
8.阿福丁类驱虫药虽有许多优点,但并不是完满无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有更为优秀的驱虫药问世,养猪者应随时注意这方面的变化。
9.注意猪舍及场内的清洁卫生,中、小猪场可将猪粪堆积发酵,经4~6周可杀灭大部分虫卵。全价饲料,良好的营养,可增强猪抵抗寄生虫侵袭的能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