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烂嘴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夏秋季节多发,主要危害3~6月龄羔羊,成年羊多呈散发。该病一旦传入,常可持续危害多年。
1.发病特点:病羊嘴唇皮肤初期出现小红斑,很快形成米粒大的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疱、脓疱,脓疱破溃后结痂,数个相邻的痂皮相互融合成“疣状”样。严重者除嘴唇外,病灶还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的具有
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伴以肉芽组织增生,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椹状突起。口中流出混浊发臭的口水,病羊疼痛难受,严重影响采食和饮水,逐渐体弱衰竭而死。个别病羊有时口腔和蹄部以及哺乳母羊的乳房及大腿内侧皮肤也可出现脓疱和溃疡。无继发感染一般10天后痂块脱落而恢复正常。
2.治疗:患部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待干后涂以2%碘甘油或2%龙胆紫,或者用青黛冰硼散(青黛5份、硼砂5份、冰片5份、黄柏3份、芒硝3份,研末加甘油或茶油搅拌呈糊状)均匀涂擦于创面。病羊给饮板兰根冲剂(10~20克/次)+病毒灵(0.2~0.4克/次)水,每天早晚各1次;或内服病毒灵0.2~0.4克/次)和黄连上清丸(1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5天。病羊给予柔嫩饲草或稀粥。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抗菌素。
3.预防:该病主要由创伤感染引起,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护羊只的皮肤、黏膜,勿使发生损伤。饲料和垫草应尽量拣出芒刺,注意补充食盐和矿物添加剂,以减少羊只啃土啃墙,保护皮肤黏膜不使发生损伤。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对该病多发地区,每年3月和9月各接种1次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大小羊只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