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玉米是饲料的重要原料,玉米的霉变必将对畜禽安全生产和人类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我们从近期的科技咨询电话中已经了解了不少畜禽养殖场户饲喂霉玉米、霉麸糠中毒事件,造成经济等损失。
据资料介绍,自然界有1000多种霉菌(真菌),其中大部分对人类和动物有益,可利用它来生产面包、馒头、抗生素等物品,而其中的50多种霉菌(如曲霉菌、镰刀菌、毒霉菌、麦角菌等等)对畜禽和人类有害,因为它们能产生毒素,统称为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个角落,对畜禽和人类造成极大危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有1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对农业生产者、畜禽养殖者和食品生产者的危害最大。因为它能使饲料、食品变质,从而使畜禽生长发育受阻,繁殖力、抗病力、产肉率、产奶量、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降低,肉、奶、蛋的品质下降,特别是会降低畜禽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导致疾病频发,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据报道,1973~1974年原江苏农学院在江苏某些县进行动物肝病调查中发现,当地畜禽养殖户因采用黄曲霉污染的玉米作饲料,引起了鸭、猪、牛普遍发生肝病。其中1321例鸭肝,原发性肝癌43例,占3.26%,2年龄鸭检出率高达17%以上。而在原发性肝癌高发区调查中,发现90%的玉米样品都有黄曲霉污染。
生产实践中发现,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雏禽对霉菌和霉菌毒素非常敏感,很容易中毒,引起发病和批量死亡;对猪的危害最为严重,常造成大批猪死亡,尤其会使妊娠母猪大批流产,特别是妊娠第1个月和最后1个月流产率最高,危害最大。
人类食品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受污染的谷物和蔬菜以及肉、奶、蛋等畜禽产品。畜禽吃进含有毒素的饲料就会将毒素转移到肉、奶、蛋中,从而对人造成危害。世界卫生组织警示指出,人摄入的食物中如果含有1.5毫克/公斤的黄曲霉毒素,肝脏就会受损害,若一次摄入75毫克/公斤的黄曲霉毒素,人就会死亡。黄曲霉毒素中毒还会形成肝癌和食道癌。另外,麦角菌毒素中毒,会造成人的肌肉腐烂,严重抽搐;镰刀霉菌毒素中毒,会使人雌性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良,导致婴儿畸形等。霉菌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分布范围最广,种类最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必要条件有:一是适宜的培养基,如玉米、花生、麸皮、干草、稻草等;二是适宜的温度(24~30℃,最佳27℃)和湿度(80%以上);三是适当的培养时间。黄曲霉毒素抗逆性很强,毒素也最稳定。据试验,高温、强酸、紫外线照射都不能破坏它,加热至268~269℃才开始分解,在高压锅中,120℃高温连续2小时,毒素仍不消失。
二、防制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霉菌毒素中毒,惟有认真预防才能避免或减少危害。对发现并确诊为霉菌毒素中毒病的事件,立即停喂含有毒素的饲料,就会很快停止发病和死亡。
(一)防霉措施
1.保质防霉:收存饲料时,必须严格挑选、清除霉变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含水量要控制在12%以下,并贮存在24℃以下的低温、干燥(湿度在70%以下)的地方。
2.缺氧防霉:霉菌属好氧菌,它在空气中含氧量达2%以上的环境中就会很好地生长,把饲料贮存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霉菌更易生长,因而饲料谷粒的间隙越大就越能促进霉菌的生长。若采用密封措施,使环境缺氧或充入二氧化碳、氮气等办法,就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长,还可阻止孢子萌发。
3.辐射防霉:将饲料利用射线辐射处理,可有效地抑制霉菌生长。
4.防霉包装袋防霉:日本研制的烯二烃树脂构成的防霉包装袋,由于其中含有0.01%~0.05%的香草
醛或乙基香草醛,如将它们缓慢地释放进入饲料中,既可防止霉菌生长,又因其有适宜的香味,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5.防霉剂防霉:(1)醋酸类:2份醋酸和1份醋酸钠混合加入1%三梨醇搅拌均匀,让其干燥,按1%的用量拌入饲料原料中,可使原料90多天不霉变。(2)丙酸类:丙酸钙(丙酸钠)按0.2%~0.4%拌入饲料中,能控制饲料温度升高,抑制畜禽消化道内大肠杆菌繁殖,使黄曲霉毒素失去繁殖能力。(3)克霉净:在每吨饲料中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