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庞大的购车和买房族,他们中不少人都被虚荣、时尚、从众心理撑得膨胀着,像一只吹起来的气球。
南京残疾狗坐上轮椅(图)
“狗模特”促销冬衣(图)
小食店杀猫食肉引发公愤(图) 第八,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大力报道名人宠物,一方面对宠物采取经济化和功利化的态度,有时还将宠物与所谓的人性教育简单地联系起来,煽动人们非理性的廉价的同情心。像对马俊仁蓄养藏獒的宣传就一面倒。《南京晨报》2004年10月10日有这样的报道:“一只京巴狗不幸因车祸瘫痪后遭遗弃,一个美丽的女孩将它抱回家,并在网上发出求助信息,于是,无数善良的市民伸出了援手,有人还专门为它设计制作了一只轮椅,据说还是南京第一只宠物轮椅。”这种以“善良”名义所做的宣传,必然煽动更多人不加分析和考虑,为瘫痪之狗“献爱心”。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一直处于人本主义的价值体系中,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信奉“人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万物主宰”的观念。更有甚者,人对动物采取无视、虐待、摧残或杀戮的做法,表现出惊人的无知、野蛮和荒谬。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杀狗运动和捕捉麻雀大战即是典型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宠物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矫枉过正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对人的忽略。
从生命平等的价值理念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甚至向“动物”学习优点,这是人类应该清醒的。因为动物在智力上也可能远不如人类,但从本性、感觉和秉赋天地道心的角度看,却并不比人差,甚至优于人类。关于此,在作家笔下,在宠物者那里都有较为充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爱惜一切动物生灵,能让人心变得温柔、温暖、仁慈、善良和真诚。比如,在琦君笔下的小动物包括一只小鼠都显得自然、聪明、可爱,所以在《鼠友》一文中,作者不仅不厌恶和打死在家中出现的小老鼠,反而怜悯它,伏下身子对它说:“烤箱里有得吃的,你怎么跑出来了,你又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呢?”作者还将自己啃了一半的巧克力糖轻轻摆在小鼠面前,低声对它说:“吃吧,小老鼠。”“希望你以后不至挨饿,希望你一直能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丰子恺也有不少作品写对动物的爱怜与仁慈,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也写了自己小时候蓄养和宠爱小隐鼠的感情。
然而,当前许多人包括作家对动物都缺乏这种情怀,不是残忍地对待动物,就是无聊地玩赏动物,还自以为宠爱动物!每当看到小鸟被关在笼里,每当看到蹓狗者给狗穿上人衣,束其脖颈,每当看到龟、鱼被置于狭囚的空间,不知宠物者作何感想?是爱惜了动物,还是在摧残动物?
宠物“妈妈”教出宠物智多星(图)
小狗居然会四则运算(图) 郑板桥曾反对池鱼笼鸟的做法认为那是非人性的。他说: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