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颈龙是人们都知道的生物,可是百分之九十的人所认识的蛇颈龙形象都是错误的,主要集中在它那长长的脖子上。美国最出名的古生物学家之一,D·C·克普(D·C·Cope),在1872年的一份报告中描述说:“在一望无际的古代海洋上,一群蛇颈龙高昂着脖子在水面上巡游着···我们不难想象那高高的、柔韧的脖子象捕鱼船或蛇一样,灵活地旋转扭曲,把鱼赶到一起。”晚些时候他又补充道:“蛇一般的脖子活动自如,犹如优美的天鹅一样···”克普是薄片龙的科学发现者,享有极大的声望,上述关于蛇颈龙的描写深入人心,直到今天很多普通人也是这样想象蛇颈龙的。不幸的是,他大错特错了,误导了未来一个多世纪的人们。尽管早在1914年科学家就已经确认,蛇颈龙的颈椎骨基本不能活动,只能做极小弧度的摆动和升降,但是“蛇一样”的蛇颈龙还是无可救药的被人们一代一代谈论着···诸位网友,你们是不是也曾经这样认为呢?
一幅著名的画,绘于1897年,这可真的是“蛇”颈龙了,太夸张···
时至今日,象这样的错误绘画仍然随处可见
另一个误解,就是蛇颈龙会在海面上“天鹅一般”巡游捕鱼(又是克普干的好事!),前面说了,蛇颈龙几乎根本就不能抬高脖子,最多是把脑袋昂起来,它们的眼睛长在头骨靠上端的位置,如果脖子真的抬起来,那它们就只有看云彩的份儿了,还捕什么鱼啊···另外,在深海里抬高脖子不但不符合生物结构学,甚至违反了物理原理!!!大家都知道,有作用力就要有反作用力,所以在没有支撑点的深水里,除非物体的两端都同时抬高,否则不可能一端升高而另一端还保持水平,不信大家立马儿去泳池里试试。别忘了,晚期蛇颈龙的脖子有身体那么长,几乎有一吨重呢!
一百年后日本人的绘制很精美,可惜···又错了
蛇颈龙这个物种一般认为是由幻龙进化来的,在三叠纪末期出现;白垩纪末期灭绝,生活年代基本和恐龙一样。尽管它的历史也和恐龙一样长,但是发展历程很不一样,恐龙是越到末期越繁荣,蛇颈龙却是在侏罗纪之后不断地走下坡路,整个白垩纪蛇颈龙实际上是在苟延残喘,尽管最后的蛇颈龙继续演化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这个物种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品种了。
通常科学家把蛇颈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长长脖子的蛇颈龙,另一类是短脖子大脑袋的上龙(上次已经写过了)。这里只说说第一类,这类蛇颈龙注重发展长长的颈部,但是长脖子导致活动不灵敏,脑子指挥身体也慢,所以这类蛇颈龙估计象鲸鱼一样在海里游荡,捕食小鱼。其实,蛇颈龙恐怕是古生物里分类最混乱的啦,至今仍是争论不休,有两分法,三分法,甚至分成五六类的都有,在这里我只是用传统的方法。
1824年,玛丽·安宁在她的故乡——英国莱姆里吉斯(Lyme Regis)发现了完整的蛇颈龙化石。蛇颈龙科就是以它来命名的。 蛇颈龙出现在侏罗纪早期,体长3米左右。典型特征是细小的头,宽大的喙部,头骨松果体开口很大。牙齿都是统一的细长形状,横切面是圆形的。蛇颈龙有些身体特征比较原始,比如它的内鼻腔几乎位于外鼻孔的正下方——这说明它不能象后来的菱龙或其他蛇颈龙一样利用水流过鼻腔来闻气味。蛇颈龙结构紧凑,应该是积极的捕猎者,而不是坐等猎物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