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次性给每匹马都注入了多种蛇毒。他觉得,这样做最经济实惠:既省马匹、又省蛇毒,还省人工费。但是,过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有的马死掉了,有的马的血液没产生出任何的抗蛇毒血清。这意味着,实验必须重新组织,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整个课题组半年的劳动付之东流。
这次失败给了范泉水深刻的教训,他痛定思痛,总结教训,重新开始实验。
每次失败就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正是这一次次的失败,让范泉水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他不懂涂料知识却发明出大受欢迎的新型迷彩涂料
范泉水是军人,而军人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在当今的病毒领域,关于爱滋病、乙肝、性病病毒的研究十分热门。做这些方面的研究,出了成果更受关注,而且更容易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范泉水不会跟风。“科研机构这么多,我在部队的研究机构工作,就应该想办法解决部队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俗话说“对症下药”,不能准确判断致病因,救治就无从谈起。
传染性腹泻是云南边防部队的高发病之一,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诊断失误就会耽误诊治时间,更谈不上切断其传染途径。为了找到能在短时间内找出病因的办法,范泉水跑了不少边防连队,收集情况,经过反复排查和分离实验,整理出整个云南部队感染性腹泻的常发病原种类和生物学特征,研制出了一种“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有了这种诊断纸条,发病的边防部队官兵只需取粪便在纸条上滴一滴,当场就可以判断出病原。这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给深受传染性腹泻之苦的云南边防官兵们带去了福音。
去年,范泉水在一次下部队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脸上涂着迷彩的战士都被蚊虫咬了很多包。他和战士们聊天后得知,因为没有专用的迷彩涂料,很多战士脸上涂的油彩都是自己去市场上买的。他将这些油彩化验后发现,这些涂料中含大量的糖,很容易招蚊虫。
范泉水对涂料知识也是一无所知,但为了不让战士们再受蚊虫叮咬之苦,他决心研究出一种适合热带、亚热带丛林地区使用的迷彩涂料。为此,他翻阅的大量资料,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最后,成功地将蚊虫驱避剂和天然色素混合在一起,制成迷彩涂料。这种涂料对皮肤没有刺激,而且还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41岁完成10公里野外游泳比赛获倒数第二名
性格决定命运,范泉水从骨子里就是一个争强好胜、喜欢和自己较劲的人。
1989年7月,刚刚获得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病毒专业硕士学位的范泉水给自己未来的工作地点定了两条标准:非部队基层不去,非偏远地方不去。“硕士3年我都在研究所跟着导师做实验,我想换种环境,看看自己在其他环境中能做出点什么。”就这样,范泉水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了离祖国心脏最远的两个城市:昆明和乌鲁木齐。
在范泉水当时的想象中,昆明是个满街都是大象和孔雀的城市,是一个美丽得让人心醉的地方。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如愿以偿来到了成都军区原军马防治检验所工作。
所有的人包括范泉水自己都不会想到,正是当时那个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决定成就了他现在的事业。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动植物王国,也是一个天然的病毒样本库。虽然,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和相对落后的科研条件给范泉水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障碍,但丰富的病毒资源也给范泉水的研究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都有惰性。为了克服惰性,范泉水给自己定了规矩,规定自己每天晚上至少学习两小时。有时候白天做实验太累或精神状态不好,他也会把自己拉到电脑前,整理以前的研究资料,做一些不太需要动脑子的工作。“人是不能松劲的,一次放松了自己,以后就很容易产生惯性。”
范泉水今年42岁。但是,了解他的人都说,他身上还有那股小伙子的活力。
去年,疾控中心组织大家在抚仙湖进行野外游泳比赛。从来没有在野外游过泳的范泉水也跟一群小伙子一起报了名。比赛的距离是10公里,他心里对能不能游下来完全没底。虽然他最后只得了个倒数第二,但范泉水觉得,能把比赛完成就证明自己又成功了一次。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