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亲手缝制的布老虎在青岛市内畅销,徐秀兰高兴得合不拢嘴(小宁 合生 摄)
针线串起百里卖“虎”路 记者昨赴即墨移风店,揭开俩“布老虎奶奶”身世之谜
“我知道‘布老虎奶奶’住在哪里,她就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她的虎也是我们那边做的”,17日,本报刊登了《布老虎奶奶身世成谜》后,市民张先生给本报打来了一个最有价值的电话。
她是俺村毛老太
张先生说“布老虎奶奶”是即墨市移风镇后店村的村民。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这个村,开始寻找布老虎奶奶。
在村口,几名村民一看到记者手中报纸上的照片便说,“是我们村的老人,她姓毛,这几年一直在青岛卖布老虎,她儿子张某就在这排房子里住。”可其儿子家的门是锁着的。
等待过程中,一名路过的老太太告诉记者,“她是在青岛卖布老虎,已卖三年了,不过,她今早又带着布老虎坐车上青岛了。”
“那这些布老虎是从哪里弄的呢?”记者问。
“都是从大集上买的,我们现在上集还能看见批发布老虎的。”这名老太太说。
记者等了十几分钟后,还不见张某家开门,于是,决定先去集市上看看。
集上遇见“虎之母”
步行20分钟,记者在熙熙攘攘的移风大集上搜寻到一个正卖布老虎的老人。记者立刻和她攀谈起来,没想到,老人是开朗健谈型的。
“是她啊,我认识她”,当记者打开报纸时,老人一眼就认出来了,“她的布老虎都是从我这里提的货,都是我做的。”
老人叫徐秀兰,今年65岁,十四五年前因得了骨剌,不敢下地干重活,于是开始了做布老虎的营生。
货多批发给“舅母”
徐秀兰说,其实自己应叫毛老太舅母,她今年84岁,属狗,住在后店,自己在邻村毛公泊住。三年前,舅母看到自己做的老虎挺好,就想拿到青岛卖卖试试,没想到,一到青岛卖得还挺好,于是,她就不断地从自己这里拿货。
“我一年能做二三百只布老虎,大部分都给了她。昨天,她又从我这里拿了货,今天早晨又走了,上青岛卖去了。不过,这次只给了她七八只,因为到年底了,我做的少了,这些拿到集市上就卖了。”徐秀兰说。
一天“降生”四只虎
徐秀兰说,她自己一天能做两大两小四只布老虎,在集市上大的能卖到8元一只,小的卖4元一只。至于材料,布、铃铛什么的,都是自己到即墨小商品城一点点买回来的。“在做老虎头时,要按照鼻子、口、眼、眉、‘王’字的顺序做”,老人给记者讲起了制作“秘诀”。
“原来我们村还有一个老人做布老虎,附近就我们两人会做,近期她到孩子家过年去了,不做了,所以我在集市上就更好卖了”,说到这里,她咯咯地笑起来。
“俺也到青岛卖过虎”
“她虽然年纪大了却一直很要强。她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前几年在一场车祸中走了,大儿子就住后店村,家里条件挺好的。早些年她卖鸡蛋来,后来干不动了,就卖布老虎。大家认为这么大年纪歇歇行了,可她说自己挣钱花舒坦,自己住在一间房里。她在青岛有很多亲戚,现在她就住在亲戚家。”徐秀兰说,
讲了一会毛老太,徐秀兰话题一转,“其实,俺也到青岛卖过布老虎,就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门口卖。当时就有人问我,你卖得怎么和人家台东那个老太太卖的一样啊,我说,‘她卖的都是我做的’。人家又说,‘是你做的你也卖不过她,她那么大年纪人家都可怜她,你年纪没她大啊’……”说着徐秀兰又爽朗地大笑起来。(记者 巩合生 陈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