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回来了,还孵出小雁来了。”这个消息让紫竹院公园的工作人员像过节一样快乐。
那天早上,船工小汪划出第一班手摇船。经过南小湖的湖心岛时,他无意中瞥了一眼岛上,一下子就呆住了:多日不见的雁妈妈正悠闲地在岛上踱着步,旁边还有4个小东西在移动——那是小雁。
小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月前,年年来紫竹院生儿育女的母雁突然不见了。此后几乎天天有附近的市民来问:“今天看见大雁了吗?”大家心里有种隐隐的担心:大雁不是飞走了,就是被人逮走了。
紫竹院既是这只母雁的家,也是她失去丈夫和儿女的伤心之地。它在紫竹院两次下蛋,共孵出了7只小雁,但是只成活了两只;1998年雁爸爸因误食游人乱扔的塑料袋死了;1999年公园清淤,大雁连家也没了。也许是念念不忘照顾过它们的人吧,今年母雁又执著地飞了回来。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一进入5月,大雁就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直到几天前才又飞了回来。
小汪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其他的船工。大家摇着橹轻轻靠近小岛。母雁正沉浸在养儿育女的幸福中,一会儿啄啄这个孩子,一会儿又把那个孩子揽进怀里,丝毫没有在意人们的惊喜。
看到这一幕,来自白洋淀的老船工刘金泉百感交集:“没想到在北京这个闹腾腾的大城市能看到大雁。要知道这东西在我的家乡都不见了。”
刘金泉是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在白洋淀里打了一辈子的鱼。因为污染,淀里的水没了,鱼也没了,55岁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紫竹院公园当船工。他告诉记者,他以前看到大雁绝没有什么新鲜的感觉,白洋淀里多的是。但是因为有许多人常去猎大雁卖钱或者是杀了吃肉,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见大雁了。这一次在紫竹院公园看见这幸福的一家子,老船工也高兴地笑了。晨报记者崔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