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某珍禽场2002年11月全场珍禽(孔雀、鸵鸟、野鸭、大雁等)发生以急性、烈性、败血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霍乱。该病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家禽,例如鸡、鸭、鹅等都有发生,但由大雁首先发病而传染给各种珍禽并造成大量死亡的病例很少。该病确诊后经采取有效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该珍禽场饲养鸳鸯42只、野鸭,140只、成孔雀109只、2月龄小孔雀25只、鸵鸟18只、非洲雁19只、大雁10只。2002年12月 12日,死亡2只大雁。大雁是2002年11月10日晚从外地某珍禽市场购进,11日开始陆续发病。死前主要症状:第一只发病大雁突然抽搐,40分钟后死亡。随后又有2只大雁排黄色稀粪,头部肿大,不停摇头,且脖子后仰,最后抽搐而死,13日又有4只大雁发病。因怀疑其患传染病,怕引起流行,故将其余大雁紧急宰杀。14日2只野鸭突然死亡,25日龄小孔雀死亡3只,鸵鸟死亡2只,17日、18日两天时间成孔雀共死亡30只。
2.临床症状
12月12日死亡的2只大雁,饲养员擅自将其扔进饲养场旁边的土坑中(被兽医人员发现后,于13日进行了相应的急宰和消毒处理),14日又死亡2只野鸭,15日发现剩下的野鸭大多数嗜眠、缩颈、腿软,不愿走动,食欲减少,眼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部分野鸭腹部臌胀,其中两只野鸭摇头、背脖。
随后(16日)5只小孔雀突然倒地死亡,18日又有30只成孔雀死亡。不久,21只孔雀精神沉郁,食料减少,羽毛松乱,不喜活动,打瞌睡;缩颈闭眼,流眼泪,眼结膜发炎;翅膀下垂,呼吸困难;粪便稀且尿酸盐较多。立即静脉注射青霉素G480万单位和生理盐水120毫升,但无效,并于第二天早上死亡。16日早,几乎于小孔雀死亡同时又有1只鸵鸟突然倒地死亡,死前一个小时还未见异常。18日又发现两只驼鸟精神差,不食饲料,并于第二天早上死亡。19日下午又出现两只驼鸟精神沉郁,食料减少,羽毛松乱,缩颈闭眼,流眼泪,翅膀下垂,呼吸困难,体温分别为42.5℃和42.4℃,白色稀便。次日又有2只驼鸟咳嗽,口流黏液。19日将死亡的各种珍禽送往实验室检验。
3.剖检病变
各种珍禽的剖检变化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具体病变如下:
小孔雀:气管充血、出血;心冠状脂肪出血,心内膜出血;肌胃黏膜下有严重出血点和出血斑,腺胃充满黏液,十二指肠、直肠和泄殖腔出血严重,空肠、回肠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成孔雀肝脏肿大,布满针尖大或针头大的出血点,并有针尖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坏死灶。
鸵鸟:当向解剖台抬病死的鸵鸟时,其中一只口中流出黄白色黏液。剖检见其气管黏液性出血;腺胃黏膜轻微出血,肌胃黏膜下出血严重,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溃疡,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出血,小肠肠管内充满液样内容物,盲肠黏膜有扣状肿,回盲口处出血严重,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泄殖腔出血严重,肝脏肿大,布满针尖大或针头大的出血点,并有针尖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坏死灶。在肌胃内还发现有一个15厘米长铁钉,钉子周围组织坏死。其他病变基本与前一只相同。
野鸭:口腔、气管有较多黏液;心包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冠状脂肪、心内膜出血,心外膜点状出血。整个肠道出血,十二脂肠和直肠尤其严重,泄殖腔出血;肝脏微肿、有点状出血,表面有许多坏死灶;脾未见异常。
4.实验室检查
(1)无菌操作法取大雁(因为大雁最先死亡并最先送检)的肝、脾涂片,心血推片,作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球杆菌。
(2)病料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经37℃、24小时培养观察,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圆形、湿润、露珠状小菌落。镜检,见大量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3)将分离培养的菌落移种血琼脂平板,将37℃、24小时培养的纯菌培养物分别接种于葡萄糖、蔗糖、乳糖、鼠李糖培养基和蛋白胨水。24小时和48小时各观察发酵情况,其中葡萄糖、蔗糖阳性;乳糖、鼠李糖阴性;48小时后的蛋白胨水作靛基质试验为阳性。
(4)将送检的其他珍禽的病料分别作相同的检验,其结果与大雁检验结果完全相同。随后将每一种珍禽的致病菌都送至省级兽医部门分别进行血清型的鉴定。
5.致病性试验
(1)用20日龄健康的、未接种过巴氏杆菌菌苗的星杂579小鸡2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