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培养基可分两类:一类是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麸、米糠、酒糟、豆渣、屠宰场下脚等配制的;一类是以动物粪便如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经配合沤制发酵而成的。前一类主要是掌握好各组分的调配比例,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基质在接卵前应经过12小时左右的发酵过程。后一类基质则要求原料短、细、鲜、含水量70%左右,使用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质按比例混匀堆好,上盖塑料薄膜沤制,发酵48h以上方可接卵;其pH要求在6.5~7.0之间,过酸可用石灰调节,过碱可用稀盐酸调节;每平方米养殖池倒入基质40~50kg,可接入蝇卵20~25g。
3.饲养管理
幼虫室应保持较为黑暗的条件。室内以粪便池养的幼虫,能消耗相当体重10倍的食物。粪料起初含水量高、有臭味,但在幼虫不断取食活动下,粪料会逐渐变得松散、臭味减少、含水量降低、体积大大减小。因此,应注意及时补充新鲜粪料,以免粪料不足时幼虫爬出池外。室内以农产品下脚料箱养的幼虫,也应加强管理,随时添加饲料,防止幼虫外逃。
4.幼虫的分离采收
通常采用光分离法。采收幼虫时,可利用幼虫的负趋光性,在分离箱中将幼虫从培养基质中分离出来。分离箱分别由筛网、暗箱和照明部分组成,筛目一般用8目(用农产品下脚料饲养则用更细的筛网),筛网上设有强光灯。分离箱一般长、宽、高各为50cm。分离时,可把混有大量幼虫的培养基质放在筛板上,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