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迷你门户版 | 收藏到QQ/TM ·WAP手机版 ·繁體版 ·iBloginfo ·RSS订阅 高级搜索
猫咪 | 狗狗 | 观赏鱼 | 观赏鸟 | 龟龟 | 宠物兔 | 宠物鼠 | 蟋蟀 | 蜥蜴 | 异宠 | 花卉 宠物库 | 法律库 | 百宝箱 | 影院
新闻 | 百科 | 饲养 | 繁殖 | 训练 | 美容 | 产品 | 诊所 | 创业 供求 | 商城 | 名片库 论坛 | 博客 | 播客 | 相册
  您现在的位置: 走进宠物网 >> 走进异宠网 >> 异宠百科 >> 异宠知识 >> 文章正文
http://strange.intopet.com 日期:2006-5-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
食肉目 
 猫科  

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  

保护类别: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虎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猛兽,是现存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虎一般体长1.8-2.8米,尾长约90厘米,体重227-272公斤。产在我国东北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及苏联西伯利亚的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本科中的“巨人”。虎有许多亚种,过去常说有8个亚种,有文献记载和描述过的有10个亚种。现在一般公认6个亚种。其中包括产在我国的东北虎、华南虎(P.t.amoyensis)和产在印度等地的孟加拉虎(P.t.tigris)。对其余几个亚种仍有争论。 

虎栖息在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区。它单独生活,不成群,也无固定巢穴。雌虎与雄虎都有各自的领域或地盘,平时素不往来,到发情期凑到一起,交配后又分开。有时雄虎会多豆留些时候,等到仔兽出生,但迟早总要分开。虎不太会攀爬,但善于游泳,并且喜欢在水中洗浴。水对虎是很重要的,它们从不离开水源。有时会游过溪流湖泊去寻求新的猎场。它们到处漫游,遇到捕猎对象时,一般凭借草丛的掩护悄悄潜近猎物,然后发起突袭。捕食鹿、羚羊等任何所能猎杀的动物。  

虎虽然性格凶猛,但很少主动攻击人,受伤的虎与育幼的母虎除外。它们从远处见到人时一般都避开。所谓“噬人虎”通常都是些老弱病残者,因身体状况猎不到其它野生动物,为饥饿所迫,不得不铤而走险,袭击人类,结果发现制服人倒比野生动物容易,转而变得再不怕人了。 

繁殖期冬季(东北虎)或不固定(南方各亚种),雌兽每产2-4仔,孕期98-110天。仔兽产后4-12天睁眼,约6个月时随母兽学习猎食。在野外,仔兽和母兽一起呆到2-3岁,3-4岁时性成熟,寿命20-25年。在印度斋浦尔动物园做过一次试验,一只母虎生下3只小虎,在小虎与母虎分开后,有一天把一只小牛放进小虎的笼舍中。3只小虎都瞪着眼睛看小牛不知所措,最后只好把母虎放入笼中,母虎一下把小牛扑倒咬成重伤,然后督促小虎上前扑咬。把牛咬死后,小虎不知如何分食,到处乱抓乱咬,还是母虎上来指领它们先把牛的腹部剖开吃内脏。由此看来,小虎的猎食本领全要靠母虎指教。  

印度的雷瓦地区有一种白虎是个变种上。白虎身上的条纹为深褐色或黑色,其余均为乳白色,眼睛为蓝色。雷瓦大君在1915年捉到一只雄性白虎,它与正常颜色母虎交配产出三窝10只幼虎,全是正常颜色。后与它的女儿交配于1958年产一窝4只全是白虎,1960年产了一窝3只白虎,1只正常颜色。白色非常稀有,每只价值数万美元。1960年美国华盛顿动物园从印度运走了一只雌性白虎,当时是印度地区以外的唯一的一只白虎,这只白虎后来又生了数只白虎。  

印度的老虎过去很多,但由于多年来的狂杀滥捕,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时,据估计印度只剩下约2000只虎了。在1964年统计时略有回升,约4000只左右。从下面的数字可以看出印度的虎如何骤减下来。从1929年到1939年获得许可证在印度国有森林中猎杀的虎有1074只,而在私人土地上狩猎及无许可证偷猎的虎大约要比这个数目还多一倍。过去印度一些王公贵族也以猎虎为乐趣,如乌代普尔大君一生中曾猎杀了1000多只虎。苏尔古贾大君在1965年4月6日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承认他曾射杀了1150只虎。印度自1973年起建立了9个保护区,现在虎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虎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几乎全身都可利用。虎骨是名贵的中药,泡制的“虎骨酒”祛风驱寒,对风湿症颇俱疗效;虎皮可制成褥子或地毯、挂毯;其它如虎肉、虎血、虎须均可入药,甚至虎尿也是一剂民间验方。 

 相关文章
大连狮虎园两白虎突发兽性 咬断黑虎尾
物种入侵猛于虎 后患无穷当严防
与虎鲸为邻的水母
 频道热门
 动物版《天下无贼》
 先确定生活方式再决定养什么宠物
 匪夷所思珍稀动物
 迷你香猪成为宠物的十大理由
 与宠物太过亲密能致命
 听,来自海底的喜怒哀乐
 世界上最小的动物
 CCTV《状元360》之最佳宠物教练选
 宠物嘉年华又回上海 宠物领养免费
 青岛海底世界游览完全手册
 栏目热门
 蝴蝶的赏玩文化
 最小的灵长类动物
 蛇到底怕不怕雄黄
 重新认识蟑螂
 蝎子的基本习性常识
 鉴别小香猪
 珍贵动物药材——蟾蜍衣简介
 蛇类基础知识
 迷你小香猪成另类新宠
 蟾蜍衣采集技术
Googleintopet.com
发帖子][写日志][RSS订阅][iBloginfo][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姓名: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8.0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隐私条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会员中心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 IntoP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走进宠物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者复制。
地址:福建省福鼎市桐山街道路边亭三巷37号 邮编:355200 电话:0593-7817022 手机:18950539559 京ICP备05055013号
旗下网站
字客网 查虾米
物种库 数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