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型的选用
网具选用6片式网型,网身由6片网衣组成,剪裁斜率相对较小,能形成较理想的椭圆形,网口高。4根力纲始于袖端,起到支撑网型的骨架力的传递作用,能减轻网具破损程度,适于在底质粗糙的渔场作业。通过生产实践证明,该网型选择比较理想。
2.网具主尺度的改进
乌贼拖网规格为71.5米(286目×250毫米)×74.9米,其主尺度经过试验调整确定。其中网袖长31.8米,占总长度42.5%,缩结系数0.86~0.88;网身长31.7米,占42.3%,缩结系数0.93~0.95;网囊长11.4米,占15.2%,缩结系数0.94。与日本同类网型相比,其网袖、网身略加长,保持网型基本相似。改进是为了适应乌贼底栖生活的习性和乌贼群体密度较小、分散的现象。在网具设计中,加大水平扫海面积,让更多的渔获物进网,以提高产量。经对西印度洋海域该集团8对同功率渔轮的使用验证了其网具与拖力比较匹配,捕捞效果比短网袖好。
3.上、下纲长度比值的调整
上、下纲长度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网具的贴底性能和垂直扩张性能,他们在6片式网具设计中是通过优化选择较小的上、下纲长度比值,使网具在作业中能够保持较强的刹底性, 又不至于因为比值过小,而引起网具阻力增加或出现吃泥、套沙等现象的发生。在乌贼 6片式网具设计时,我们采用0.70的比值,生产实践表明,刹底性能良好。
4.网目尺寸与网线粗度的改进
网具最大网目的选用,主要根据主捕对象个体的大小及其生物学特性来确定。根据乌贼不攀爬、钻洞的特点,在设计中,我们放大了最大网目,网身第一节前一律采用大网目250毫米,其余部位也相应放大。经生产实践表明效果良好,未出现小乌贼逃逸减产的现象。
生产初期,由于渔场底质粗糙,破网现象屡有发生,主要是网下袖和网腹部位网衣磨损较重而造成破网。我们根据各部位磨损轻重程度调整了网片d/a值,即网大小不变,加粗网线。由原来规格150×150、90×120、90×100、75×90,改为200×150、120×120、120×100、200×90,改进后网具使用寿命增长,破网率明显下降,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5.浮沉力的调整
浮沉力的配备是以渔场底质、主捕对象和渔船大小等主要条件确定的。根据搜集的国外多年生产经验数据,西印海域捕头足类的网具浮沉比为:主捕乌贼是70%~80%,鱿鱼是80%~85%。经过多次增减浮沉力试验,验证在阿曼苏丹海域生产,其比值以70%最佳。
6.空纲垂链的设计
根据底栖海洋经济动物驱集惊吓捕捞原理,此网在设置了网口驱赶链的基础上,又在下空纲上增加了垂链装置。试验证明,空纲垂链与驱赶链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对提高产量作用重大。其作用是在拖曳过程中,垂链前后、左右摆动发出响声,起到惊吓作用。特别是在海底高低不平时,栖息于洞穴、沟坎的乌贼被驱赶出来,还能减少乌贼从空纲上下空间潜逃的比例。空纲是网袖的延伸部分,这一装置对网袖起到了稳定作用。
以圣海渔业集团公司空纲结构为例,空纲长度35米,下空纲由直径25毫米、长26米的钢丝绳后接直径28毫米、长4米的船用锚链组成。垂链为直径14毫米铁链。在垂链两端和中间每档距1.3米~1.5米处,用较细钢丝绳单股在铁环中编直径约13厘米~18厘米的绳圈,共24个绳圈。使用时将下空纲钢丝绳从垂链绳圈中穿过,垂链两端绳圈同下空纲端固定在同一个卸克内。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