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100克鲜肉中含蛋白质12.1克,脂肪1.6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对杂色蛤苗种进行养殖试验,养殖面积30亩,平均亩产453公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高涂蓄水池塘位于海堤外侧滩涂,底质为泥沙质,水源以自然纳潮为主,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盐度16~33之间,pH值8.0左右。池塘面积约30亩,堤坝高1.5米,顶宽5米~6米,底宽8米~10米。池塘四周为进排水沟,中央为养殖埕面。
二、放养准备
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清除塘内杂物,并对养殖埕面进行翻耕,深度15厘米~20厘米,曝晒3天~5天后耙细整平,蓄水5厘米~10厘米,用漂白粉40×10-6浓度进行药物清塘消毒。然后排干池水,再蓄经60目筛绢过滤的海水30厘米~40厘米。
三、蛤苗播撒
杂色蛤放苗时间为5月左右,30亩水面共放养壳长为2厘米左右的杂色蛤苗种1750公斤,平均亩放养58公斤。播苗方法采取带水播放,播苗力求均匀。
四、适施肥料
一是施基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鸡粪50公斤~60公斤,堆放在池塘四周,让其逐步释放肥效。施肥后保持池水黄绿或浅褐色。二是适时追肥。一般每15天~20天追肥1次,以施用无机肥为主,一般施用1×10-6~1.5×10-6浓度氮磷复混肥,先溶解后均匀泼洒于整个养殖水面。
五、水质管理
一是水位调节。春秋季节,保持水位在养殖埕面上20厘米~40厘米,7月~9月高温季节加深水位,保持水深50厘米~60厘米。冷空气前也要适当加深水位。二是及时换水,水色过浓或暴雨后要及时添换水,防止水质变坏或水中盐度过低影响杂色蛤生长。
六、清除敌害
养殖池塘中极易繁殖青苔及敌害生物,既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又覆盖养殖埕面,影响蛤类生长。因此,一旦发现,要选择大潮汛期间早晨或傍晚干露滩面,及时清除。同时也要及时捕捉其他敌害生物。
七、起捕收获
杂色蛤经养殖8个月左右时间,至春节前后,壳长达3厘米~3.5厘米时,即可起捕收获。收捕方法是排干水后,用锄耙挖沙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