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治奶牛流行热
一、临床症状
(一)一般性临床症状
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病初心季亢进(深数脉)并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流泪,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5天后仍有症状;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热稽留1~2天后,又趋于正常,然后继续上升。多数病牛经过1~2次用药治疗后,稽留于39℃以上。个别妊娠的胎牛有流产、死胎或早产现象。
(二)特殊性临床症状
1.消化道型:先便秘后腹泻,便带黏液;发生严重肠炎时,里急后重,腹痛努责,剧烈腹泻,目光无神,双眼落泪,有的病牛排暗黑色样便,有潜血和便血,肛门松弛,久泻不止,食欲废绝,卧地不起,严重脱水牛很快发生死亡。
2.瘫痪型:一般病牛发生该病后2~3天,起初病牛卧多站少,站立不稳,站立时肌肉抖动,卧地不能站立。轻瘫牛卧地2~3天后可自行站立,病重牛卧地20~30天,多有不良的转归,瘫痪病牛一般体温不高,精神食欲反刍及大小便基本正常,但长期卧地不起,大多继发肺炎或膨胀,产奶量明显下降(卧地难于挤奶);舍外卧地不起的牛,受热应激,体温持续升高(达40~41℃)呼吸浅表心跳亢进,很快发生死亡或久治不愈,只好被迫淘汰。
3.呼吸型:以呼吸加快为主要特征。呼吸迫促,呈腹式呼吸,吸气性困难,呼吸数达100~130次/分钟,病情发展迅速,常常在病后数小时表现出明显的喘息,张口伸舌,口涎白泡状,不停地呻吟,此时病牛唇舌发蓝,结膜暗红眼球突起,不眨眼,站立不动,有的病牛狂躁不已,前冲,尤其是受人搔扰时,狂躁明显,病牛表现出极度痛苦和不安;喘息如同拉风箱,远近可闻。呼吸型病牛多有肺气肿,因肺纵膈破裂,气体蔓延到肩背部,导致这些部位皮下气肿,病牛最终死于窒息。个别有病牛继发急性心肌炎,因心衰致死。
4.神经型: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害中枢神经,出现脑脊髓炎症状,脑水肿综合征。如兴奋不安,倒地痉挛,或兴奋狂躁或昏迷不醒,卧地呈瘫软状。个别病例后期继发咽喉麻痹、肺炎和毒血症,最终导致死亡或淘汰。
二、治疗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可采用中西药合用,综合治疗以及紧急接种疫苗等手段减少死亡和损失。
(一)普通型(综合与通用)
1.强心补液,解毒护肝。早期病例,体温升高,首先放血,再行补液、补糖,注射樟脑或安茶碱类,为防止继发病,输液中加入抗菌素。
2.使用降温对策或解热镇痛药病牛体温升高时,用淋水降温或者用冰块包敷太阳穴,同时肌肉注射复方安基比林、安乃近、百尔定等或用冷水(8~10℃)灌肠。
3.防止热应激。高温天气,受热应激,牛群每天用冷水冲洗3~4次,挤奶厅应配备隔热、降温设备;喂以青绿饲料和粗纤维低的饲料;适当添加辅助药,如碳酸氢钠、氯化钾等。
4.排除肠道毒素。病初可用鱼肝油500克、人工盐100~150克、维生素B1 100毫升兑水灌肠,有利于通肠胃,排除胃肠道内毒素。
5.排除机体内毒素及代谢产物。用5%葡萄糖氯化钠10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林格氏液500毫升、阿托品20~3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C 30毫升一次滴注。每天2次。
6.解除机体酸中毒。用5%碳酸氢钠500毫升,一次静脉滴注。
7.防止继发感染。用抗生素治疗,青、链霉素肌注或用四环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液一起静脉滴注。
8.中草药针剂配合治疗:高热初期,可用板蓝根针剂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天。
9.兴奋病例:可用静松灵、冬眠灵肌注。
10.中药汤剂灌服治疗: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连翘、柴胡、麻黄、薄荷、甘草、黄芩共研末,开水冲服,每天1~2剂,连用3天。
(二)呼吸型
除参照普通型治疗外,应针对呼吸困难特点解除呼吸困难症状。
1.供氧。对哮喘牛进行及时输氧十分重要,而且要提早输氧,除哮喘症状要输氧外,对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的牛(呼吸抑制牛)要提前供氧。
2.防继发感染。投给抗生素或激素类氨茶碱、麻黄素,皮下注射。用阿托品20毫升,进行治哮增加肺部通气量,从而解除呼吸困难症状。
3.辩证使用糖皮质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