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的身躯高大威武,性情温顺善良,是力量、威严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象征。它的身长为5—7米,肩高为2.5—3米,尾长为1.2—1.5米,体重3000—5000千克。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小跑时,总是同时提起同一侧的前后肢,而不是象其他哺乳动物那样在对角线上的两肢同时离开地面,这种的步法被称为“溜蹄”,并使其产生一种奇特的摇摆动作。
它的鼻子是动物中最长的,实际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长体,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不停地摆来摆去。它由四万多条肌纤维组成,里面有丰富的神经联系,不仅嗅觉灵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卫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顶端有一个像手指一样的突起,这个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丰富的神经细胞,感觉异常灵敏,使得象鼻十分灵活,能随意转动和弯曲,具有人手一样的功能。在动物园中,训练有素的象能用鼻子搬重物、拔钉子、解绳子,甚至能捡起地上的绣花针。有趣的是,它还能像人类握手一样,用互相缠绕鼻子的方式来表达友好的情感或者进行雄兽和雌兽之间的调情。
亚洲象雄兽的嘴里还长着一对终生不断生长,但永不脱换的长大门齿,称为象牙,长度为2米左右,单支重30—40千克。雌兽的门齿较短,不突出于口外。象牙的作用很大,是掘食的工具,也是搏斗时的武器。它的犬齿不发达。臼齿上、下颌的每侧共有6枚,而且很大,呈块状,但并不是同时生出,而是分成六批,轮流生出,每一批只生出4枚,另一批“候补者”在后面半隐半现,等前一批磨损消耗得不能再用时才逐渐发育出来,以致于在同一时间里,每侧上、下颌只能有1个完整的或者2个不完整的臼齿在起作用。每一个臼齿在使用时,齿根能够继续生长相当长的时间,以此来抵消磨损,但磨损仍然比生长的速度快。当齿冠磨平之后,齿根就不再生长,而被吸收掉,这样后边的牙齿就顺质序生长出来,并沿着颌部向前扩张。这六批臼齿可供其使用一生。
亚洲象的耳朵也很大,宽度近1米,有利于收集音波,所以听觉非常敏锐,彼此之间常用次声波进行联络。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体温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地,还能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亚洲象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老挝、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共分化为大约4个亚种,我国仅有大陆亚种,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部的勐腊、景洪、江城、西盟、沧源、盈江等地。它喜欢栖居在气温较高,空气湿润,靠近水源,植被生长茂密的热带地区,一般为海拔1000米以下的长有刺竹林或阔叶林的缓坡、沟谷、草地或河边,常常是大树遮天蔽日,直入云宵,各种中、下层植物盘根错节,千姿百态。它的皮肤虽然厚达3厘米,但身上的毛却比较稀少,所以既畏寒,又要避开热带地区白天烈日的曝晒,常躲避于山谷间的林荫之处,觅食的时间也多在气温稍低的清晨和傍晚。食物主要是董棕、刺竹、类芦、棕叶芦、仙茅、白茅草、葡榕和野巴蕉等植物的嫩枝和嫩叶。在进食时,先用长鼻子把植物卷上,再把它们从土地上连根拔起,在腿上或树干上拍打掉上面的泥土,然后才送进口中。有时折断树干和竹枝的声音在寂静的森林中“啪,啪”作响,传遍整个山谷。它的食量大得惊人,每天要吃大约100千克的新鲜植物,因此在野外需要占据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活动或取食的领域。为了吃到足够的食物,象群还要经常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边走边吃。象群走动的速度很快,奔跑起来时速可达24公里,一次可以跑400—500米。喝水时,它先是把水吸到鼻子里,再把鼻子放进口中,然后再把水喝下去,一次大约要喝上60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