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从事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探测光、电、声、磁、热等因素的变化数据,设计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仪器来帮助扩大感官的感受范围。如测量温度设计了水银、酒精、热电偶、光电温度计。为观测微小物体,设计制造出放大镜,以及光学的、电子的乃至离子显微镜等等。
但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种动物的身上都在自然选择的巧妙安排下,形成了各式各样探测周围环境的“仪器”。这些“仪器”结构之简单,体积之小,效果之灵敏和耗能之低,往往使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使许多人造的同类型仪器设备相形见绌。
蝮蛇是广泛分布在我国大部地区的最常见的一种毒蛇,民间有“蝮蛇会吐丝”的传说,所以不管在白天或漆黑的夜晚,只要有动物或人碰上这些丝,那么,蝮蛇会闪电般地由隐蔽处扑向目标,准确地一口使被害者中毒死亡。蝮蛇真的会吐丝?
科学家们多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蝮蛇的确有“丝”,不过这些“丝”却并非出自蝮蛇,而是出自被害动物的身体所发出的红外线——一种人眼不可见的射线——被蝮蛇头部具有的热感受器颊窝所接受的结果。颊窝位于蛇头部两侧鼻孔和眼之间,它是一对开口向前方倾斜、直径5—6毫米的凹陷,这个凹陷中有由一层薄膜和几条神经纤维组成的一台结构简单、性能极为敏锐的热感受仪(温度计),它可以感觉到环境中摄氏O.001度的温度差异。蝮蛇就利用两个颊窝所感受到环境中温度的差异和强弱来发现目标并确定目的物的方向和距离。因此,蝮蛇在捕食时能有几乎百分之百的命中率就无足为怪了。
蝙蝠在夜空中疾飞而过,它们凭借着嘴里发出的频率高达九万赫以上的超声波,在侦察空中的一切。突然蝙蝠的耳屏(接受器)收到超声的回波,蝙蝠一个特技飞行动作赶上目标物,于是一只大蛾子就进了蝙蝠之口。这是多么微妙的一套“雷达”装置!研究它们得到的结论指出,这套定位器装置重不过几分之一克,大小不过几分之一厘米,但是却可以接受到千万分之六点七的强度极弱的回波信号。如果我们要制造具有相同效率的一台无线电定位器,那么它最小也得重几百克甚至几百公斤。不仅如此,蝙蝠“雷达”发出的声波如果被某些种类的夜蛾所察觉,这些小小的昆虫也有着一套反侦察的技能,它们在察觉到蝙蝠正在追踪它们时,夜蛾会突然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直接坠落到地面上躲过追击者;有的却更加巧妙的用自己的超声发生器作出和蝙蝠发出的侦察波同强度、频率的应答波来欺骗对方使自已能够脱逃。
此外,在动物界还另有不少的动物,象生活在埃及尼罗河浑水中的象鼻鱼(水象),会自尾巴上向外发射电波探测有无食物和敌人;象鸽子、海龟、大麻哈鱼以及多种的夜蛾等等,它们都具有结构特殊、性能灵敏的活仪器来感受到地球磁场极微弱的差异或水流一气流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间亿万分之几的差别,从而引导它们追踪(识别路途)几公里,甚至几千公里返回它们的繁殖场所或找到配偶。
据科学家们研究指出,一只小小的天蚕雄蛾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可以凭借空气中传来的几个分子水平的雌蛾性引诱素,而在4公里外飞向正在求偶的雌蛾;一种鸥每年可以由北极前往南极附近的繁殖场,作几万公里以上的迁飞,且年复一年始终沿老路往返而不迷航。
正是动物界的这些活仪器,启发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创造出电子千里眼雷达、长眼睛的火箭——响尾蛇红外自动跟踪导弹;……。同时也使我们今后有可能用人工合成的动物“化学信息”物质来控制回游鱼类和海龟等,使它们牢牢记住人类给他们的“化学信息”,以便在它们长大以后还能追踪求源,仍然重返人们指定的“故乡”供人们捕捉。也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素"来召唤有害的动物,使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