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骆驼类动物是出现于始新世晚期的始驼。它具有较短的四肢和具有4个趾的前脚,但与出现于始新世晚期的最早的反刍动物截然不同,并由此开始向着典型的骆驼的方向发展,经过渐新世的鹿驼,到中新世和上新世时的原驼,一直发展到现代。
常见的家骆驼有双峰驼和单峰驼两种,双峰驼曾在我国北方广泛驯养,至今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仍然能够经常见到,尤其是近1000年来作为口外与京城之间贸易的主要交通工具,素有“京华之舟”的美誉。与野骆驼相比,它的身躯较为矮小肥胖;体毛为褐色,也有浅黄、灰白等色型;头顶生有簇毛,体毛蓬松而长;驼峰肥大而丰满,夏季脱毛后还残留一道厚毛;四肢更为粗壮,蹄宽而扁。单峰驼有人认为也曾分布到我国的新疆一带,但现在仅见于阿拉伯半岛、印度和非洲北部等地。它的体毛较短,体长3米,肩高2—2.4米,驼峰高30厘米,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1年,16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年。
家骆驼是人类在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据说最多能负重达250—300千克,以4公里的时速,每天行走40公里,适于长途跋涉,也可以供人骑乘,但由于它在行走或跑步的时候,同时伸出左侧或右侧的前后腿,所以人骑坐在上面会觉得很不稳定。由于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把身边的矮树、杂草等吃个精光,而森林火灾又大多数是从高大树木下面的灌丛或杂草首先燃起,逐渐扩大成灾的。所以在林区放养骆驼,利用它“吃光为止”的特性,可以把森林地表的灌丛杂草扫荡干净,从而起到减少火灾的作用,是森林防火的一个新的方法。
最近,科学家还发现骆驼能够阻止土壤荒漠化,因为骆驼与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更为协调,仅以树叶、灌木和杂草为食,很少去伤害地面上的小草和幼苗,而牛、羊等食草动物却需要大量取食地面上的青草,其结果就会加速土壤的荒漠化。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干旱地区应该尽量限制牛、羊的数量,而最好改为饲养骆驼,这样就有希望恢复荒漠地区的绿色植被,遏止土壤荒漠化的进程。
我国野骆驼的野外总数已经不足1000只,仅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相仿,所以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但是,由于驼毛又轻又暖,是高级纺织原料,驼皮可以制革,驼肉可以食用,驼骨、驼峰、驼鼻和驼胎衣等都是有名的补品,所以在野骆驼生活的地区,仍有人不顾国家法令,猎捕野骆驼,他们在酷暑季节,把带钉子的木板放在野骆驼饮水的比经之路上,当野骆驼踏上木板时,就用土枪将野骆驼击毙;或者是在发现野骆驼群后,紧追不舍,等其中的幼仔跑不动时捕捉;还有的捕捉混入家骆驼群中的野骆驼。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些残存的稀世珍宝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国已经在野骆驼比较集中的聚居区建立了甘肃阿克塞安南坝、新疆阿尔金山、塔里木等自然保护区,使它们能够继续在自然界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