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四川联合大学和成都动物园共同承担的大熊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这是世界上首例成功克隆大熊猫功能性基因,并且进行了序列分析和体外表达的研究。
“克隆”是英文的音译,在生物学上克隆有两重意义,一是指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因或其他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插入载体分子中;二是指“无性繁殖”,而上述成果所指的克隆显然是前者。
克隆技术本身并不神秘,在发育生物学领域中,有关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在关系的问题,历来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而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又是说明上述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我国的大熊猫是否也可运用克隆技术,使之繁盛起来呢?虽然克隆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已在一些动物园和繁育基地成功地运用了20年,但是具体能否运用这一技术进行保护大熊猫,则在我国科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形成了观点完全相反的所谓“圈养派”和“野外栖息地保护派”。
支持运用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者认为,自然状况下的大熊猫繁殖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克隆技术应当成为拯救大熊猫的手段之一。当然,为大熊猫提供良好的自然保护条件与运用克隆技术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自然生态保护为主,克隆为辅。克隆出一个大熊猫,就应该把它放回自然群体中去,然后再从自然群体的后代中寻找另一个克隆对象,而并不是用同一个个体来克隆出庞大群体,因为这样势必会由于单一的基因而导致生物物种的灾难性退化。
反对者则认为克隆熊猫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目前尚无成功的可能,这种方法对于增加熊猫的数量既不可行,也不会有所帮助。同时否认目前自然状况下的大熊猫繁殖不理想,正在使这一物种群正在走向灭绝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年增长率是3.5%,这比目前中国人口的增长率1—2%还要快,而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减少,只是由于人为破坏环境,造成它的栖息地越来越趋狭窄的缘故。因此主张应该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为主,并且将圈养的个体也统统放归野外,因为它们在野外的存活率比在动物园要高得多。
另外,对克隆技术在大熊猫身上的具体实施,也有很多异议。因为大熊猫不是实验动物,它的繁殖过程还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迷。拿从雌兽体内取出卵巢这一手术来说,需要在雌兽腹腔开个口子或通过子宫用细长吸管取出,这对于大熊猫雌兽就非常有害,很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从已死亡的个体取出有用的卵巢也很困难,必须在个体死亡几小时内做到,可供实验的个体太少。
虽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和争议,为了拯救大熊猫这一稀有的物忡,以免它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中国科学院还是拨出了专款,作为研究以克隆技术来繁殖大熊猫的启动资金,在积累了大量的显微受精和精原细胞克隆动物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异种克隆动物模型前期准备实验,希望能够在5?/FONT>10年内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其中选择具有和大熊猫类似的妊娠周期和基因结构的“代理母亲”的选择成为这一研究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攻关小组的可能会从熊、猫、狗等动物中进行选择,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