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景色极佳,而且洞内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短嘴金丝燕,这些本应生活在海洋的金丝燕,为何出现在位于华中腹地的神农架呢?原来在5.7亿年前,神农架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那时金丝燕就生活在这里。由于燕山运动,神农架隆起为陆地,又因神农架奇特的气候,使金丝燕在海拔2000多米的林海岩洞中安家落户长期留了下来。因此神农架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1982年建立了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70470公顷。1990年,它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关于神农架有“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1976年,就先后有很多人说他们曾经在这里看见过一种奇异的“野人”,眼睛象人,脸长,上宽下窄,嘴略突出,耳朵比人耳稍大,额部有毛下垂,体毛细软,棕红色,脸呈麻色,脚毛发黑,背上有一缕深
枣红色的毛,臂毛下垂约4寸长。四肢粗长,前肢短于后肢,脚上有软掌,走路无声,屁股肥大,没有尾巴,行动迟缓等等。距离“野人”最近的仅有1─2米远,有人还用石头打在“野人”的屁股上。据统计,到1976年10月止,神农架一带就有160余人看见“野人”54次。一份报纸上还说:“仅1978年和1979年,2年中当地群众又曾目击'野人'30次。”然而奇怪的是,"野人"的目击者全是当地的老乡,所有这些“野人”一到考察队员赶来,就全都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1977年,有关方面组织了一支较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队,对神农架的“野人”进行系统调查,据说发现了野人的“红毛”、粪便、脚印等,并拍了“脚印”的照片,浇了石膏模型。但这次考察仍然未能获得有关奇异动物的直接证据,比如亲眼看到或拍下照片等。
从那以后,神农架的所谓“野人”考察又搞了好多年,也不断地传出种种自相矛盾、破绽百出、违反科学原理的传闻和论据,大多是主观的、模糊的、夸大的、臆想的乃至迷信的,而且常常以在寻找“野人”的过程中,“只许抓活的,不许开枪打”作为借口,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可令人信服的结果。这还不算,后来“野人”的“分布范围”居然还扩大到了扩展到了四川、陕西、浙江、河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安徽、西藏等十多个有关省区,甚至江西、福建也有了考察的线索,就连新疆也在计划进行考察。似乎全国各地只要是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方,就都成了适合“野人”生息繁衍的神秘世界。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