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了吗?”“等等。让我再和它说句话……”昨晚,在南城的一家宠物医院里,一次普通而且简单的手术即将开始。人们静静地站在小小的手术台旁,注视着那只病入膏肓的博美犬。直到现在,它仍显得很可爱。主人是一位年轻的白领。她说,她很喜欢这只叫团团的宠物。为给它治病,她甚至购买过进口的动物血清。但她终于发现,这是在折磨它。直到昨天晚上,它的呻吟和哀叫声还让她彻夜难以入睡。现在,它的痛苦就要结束了。在医生为它做最后一次注射之后,它将永远睡去。这就是安乐死。说起这个话题,刚走出手术室的年轻医生显得很谨慎。他告诉记者,这很敏感。多说一句都可能遭致激烈的攻击。但他又忍不住说,其实大家都应该明白,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今天,很多人可能都已经接受了这种观点:安乐死,就是在最大限度内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其家庭的不必要损失,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这是由人的理性所决定的。可话虽这么说,真轮到自己,就不那么容易了。据了解,在西方,有关安乐死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直到2000年11月28日,它才有了第一个可以真正合法实行的国家——荷兰。当然,随着潜在需求的增加,人们的意识也在更新。在欧洲的另一些地方,它虽然还不够名正言顺,但也在逐步推进。而对宠物实行安乐死,一点也不比在人类社会里容易。在某种意义上,人们更不愿接受这种看似残酷的现实。提出这种建议的医生,甚至会被指责为“凶手”。但正如一位动物学家所说,有的时候,人的仁慈反而会给动物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动物无法选择,只能依靠人来决定它的生命。
曾创办北京第一家私立宠物医院的刘朗大夫,至今记得一只病猫。猫的皮肤已严重溃烂,而主人坚决不同意实施“安乐死”。就这样,在每次为它清理创面时,它都会发出尖利的嚎叫,让人不忍去看、去听。最终,这只猫还是由于全身脓毒血症而死亡了。刘大夫说,作为医生,他能够理解动物主人的心情,因为毕竟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真要做出这种选择也是艰难的。刘大夫也坦言,在实施这项手术后,他同样“一天都不能愉快”。但作为一名宠物医生,“人的良知和医德的规范都提醒我们,这是必要的”。而且,说实话,我们也不能因为动物的疾病而忽略了人。刘朗大夫还提到了一只小狗的主人。她的宠物患有一种传染疾病,且到了晚期,已没有任何治疗意义。但她坚持带着这只病犬跑了“无数家”医院,钱花了许多,最终还是没能拯救那个小生命。当最后一次来刘大夫的诊所时,她哭了。
宝贝屋的杨子大夫告诉记者:其实京城的许多宠物医院都有安乐死项目,只不过认同者不太多。但是要求为宠物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却大有人在。很多主人根本无力承担昂贵的血清和各种进口药物的费用,又不愿心爱的宠物眼睁睁地死在自己面前,干脆把濒死的小动物送到宠物医院,只支付照顾费和极少的基本用药费用,让小家伙在极度的痛苦中苟延残喘,饱尝痛苦而去。人类为了自己的“心安理得”,难道就有权替宠物选择这种痛苦的告别之路吗?宠物安乐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采取静脉推注麻醉剂使其深部麻醉,抑制呼吸而结束其生命的方法,可以在5分钟之内完成。它们感觉不到任何的痛苦,形体也不会发生变化。应该说是很人道的。因此,我们真诚地提醒您,当动物的生命走到了终点时,当您的宠物已经无法治愈时,为减轻它们的痛苦,请听取医生的建议,让它们安然离去。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爱投向那些更需要关怀的动物,这样,我们有限的能力就能得到无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