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不少读者看到本报关于《千蛇放生居民受苦》的报道后,纷纷给予了关注。可不可以放生?又该如何放生?就此,相关部门表示,不赞同大规模自发性放生,以免导致当地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引起外来物种的“生物入侵”威胁。
有关人士指出,大量自发放生,有两大危害:
可能造成物种“入侵”
对于邛崃“观音崖”地区放生千条蛇使当地居民生活大受影响的事件,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李建国称,这种因放生引起“麻烦”还是第一次遇到,其造成的后果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李建国表示,作为放生行为目前暂无相关的管理规定,在法律上也是一块空白。不过,放生行为理应该向当地林业部门申请,在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后才能实施;对于原产地没有的外来物种还应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不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后才能放生。虽说放生人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自发的、有可能带来大量外来物种“入侵”的放生行为,在原则上不提倡。
邛崃“观音崖”蛇患事件发生后,四川省林业厅给予了相当的关注:蛇作为属于“三益”(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研究价值)动物,如此众多的数量可能涉嫌非法捕捉、贩卖行为,相关部门将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追究其来源。
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大量的放生行为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非本地物种的放生则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曾博表示,蛇作为一种肉食动物,在放生之前必须考虑它的生活习性,是否与当地生态链中的物种相同,如果放生蛇的生存能力强过本地原有的蛇类,而又缺乏捕食、制约它的天敌,就会导致当地的小动物被过量捕食,对濒危野生动物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因此,在放生前最好经过专家的论证,否则会人为地破坏物种的自然扩散速度,或在无意识下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使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结构被打破。
历史上,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大量“入侵”、繁殖所造成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难以控制的局面并不鲜见,所以对于人们难以预见的长期放生后果,请市民一定要谨慎对待。
放生蛇是微毒松花蛇
如何处理邛崃“观音崖”的蛇患,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昨日向本报支招。两栖爬行研究室的江老师称,村民在发现蛇的踪迹后,最好不要将其打死,应用合理的方法将其捉住放归山林或交给当地林业部门处置。蛇的产卵期一般在七八月份,但由于其对环境要求颇高,繁殖能力较低,当地居民不必过多地担心蛇灾泛滥。
昨日,邛崃市林业局驻当地林业工作站站长尹诸建则告诉记者,经过调查,放生“观音崖”的蛇群主要以松花蛇为主,属于微毒蛇,不是本地蛇种,推测是放生人员购买的人工饲养蛇。尹站长表示,目前他们与当地政府协同一道,正大力地搜寻这些松花蛇,捕捉后将其放归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