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被称为“五毒”,是碰不得的。可是,有两名少年深更半夜去抓虾,没想到虾儿没抓到,“五毒”中的两“毒”却给了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
前天凌晨1时多,一名17岁少年被送进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少年右手有明显蛇齿咬印,整个手及上臂均变色且肿了起来。护送者说,他们是江西来余杭打工的,17岁的刘某是一个工友的孩子。前一天晚上,刘某和几个伙伴相约到附近河里抓虾。大约10点多,刘某的右手在草丛中漫无目的瞎摸时,突然感到被什么东西咬了,一阵剧痛让他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伙伴用手电筒一照,只见一条蛇迅速游走。没多久,刘某觉得右手肿胀,有麻木感。
医生为刘某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后,刘某转危为安。与刘某一起抓虾的伙伴中,一名男孩的脚当晚也被一条近10厘米长的大蜈蚣蜇伤,经医生处理后也无大碍。
医生指出,天热了,去野外千万要小心。当受到毒蛇(虫)伤害时,只要能正确及时处理,一般都可避免造成严重后果。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就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被毒蛇咬伤,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旁人可以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厘米扎紧,缓解毒素扩散。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
如果被蜈蚣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小苏打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当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如头痛、头晕、发热、呕吐时,应去医院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