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成一团
放归山林
12月13日,东陵区王宾乡中华寺岔路沟村民王华林发现了一只白狐狸,这已经是棋盘山地区三天内发现的第二只白狐狸。对此,生物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发现的白狐狸并非北极产的银狐,而应该是本地赤狐基因变异产生的白化个体。因为多处均发现这种变异的白化狐狸,不排除白化狐狸已经形成一个新种群,而这种进化丰富了物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山坡砍柴 捉到白狐一只
当日,记者接到东陵区王宾乡中华寺村岔路沟村民王华林的电话,称抓到了一只白色的狐狸,记者立即驱车赶往当地了解情况。
在王华林的家中,记者看到用绳子栓在一根木头上的白狐。这只白狐看起来很健康,身体大约有两尺长,一身白毛,嘴尖眼细,白色的大尾巴不断地摇来摇去。
由于记者与村民们的围观,白狐显得非常不安,先是不断地转来转去,后来则用爪子使劲刨地面的积雪,并趴下来伸出舌头舔食冰雪。
王华林告诉记者,这只白狐是他在12月10日发现的。当天上午9时许,王华林推着一辆小翻斗车到距离村子4里多地的山坡上砍柴:“在一片一尺多高的榛子树丛中,我看见一个白色的东西。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塑料布,后来走近才发现,竟然是一只狐狸。”
白狐绝食 喝水过了三天
王华林将捉到的白狐狸用捆柴火的绳子绑住,放到翻斗车里推回了家。此事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男女老少都来王华林家看新鲜。村里80岁高龄的老人也说此前没有见过这种白色的狐狸,有人劝告王华林,这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你可不能让它出什么事。
王华林好吃好喝地伺候白狐狸,但是对于送到面前的火腿肠、鸡肉等食品,这只白狐骄傲地不予理睬。在整整三天时间里,白狐除了喝水外,只吃了铜钱大小的一块五香鸡脖子。放归自然
多处发现白狐随后,记者将白狐带到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动物园动物管理部部长谭桂琴在征得相关单位的同意后,和记者一起将这只白狐放回了大自然。
据谭桂琴部长介绍,两天前,棋盘山森林派出所的干警曾经反映发现了两只白狐。而据其了解,在同为长白山余脉的千山,也有人发现过白狐狸。
谭桂琴部长告诉记者:“据我所知,沈阳周边地区没有养殖银狐的。现在发现的这种白狐有可能是家养的银狐跑出来后,适应了野外环境繁衍了下来,虽然不一定能形成种群,但应该有一定的数量。”
专家推断可能形成新种群
生物学家、辽宁大学生物学教授刘明玉在向记者了解情况后,分析认为,这种白狐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北极产的银狐。他说:“真正的银狐,毛泛青白色。而在沈发现的白狐狸,通体洁白,没有一根杂毛,应该是我们本地赤狐因为隐性基因突变形成的白化个体,就像小白鼠一样,是一种变异,生存环境以及食谱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这种变异。但是这种白化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几乎是万分之一。”
因为多处地点几乎同时发现了白狐,刘教授认为,这些白狐可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种群。“如果两只白狐结成配偶,那么其后代都将是白狐狸,并很可能就此形成一个新的物种。要知道只有环境的多样化才能形成物种的多样化,而物种的多样化才能保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这种变异实际上是有非常积极意义的。”
不过,刘明玉教授慎重的表示,只有在对基因进行研究后,才能最终确定这种白狐到底来自何方。(文/高寒冰 刘晓兰 图/王大局)<<发表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