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陪伴,一生怀念
人会让人失望,狗却给你真诚。它不需要得到什么,却能回报爱与忠诚。希望人们能和动物和平相处,从动物身上学习人类正在失去的东西……
怀念 狗
丹阳是来讲她养过的一条狗的故事。这条狗的名字叫——是东北话,音为“奔儿头”——北方说谁长着大额头,就会说他“奔儿头”。它离开丹阳已经20年了,但丹阳始终无法忘记它,最近她特别怀念它。
“奔儿头”:出生年月不详,流浪杂种狗,雌性,约在1966年来到东北丹阳父母家,卒于1983年。
相 遇
见到“奔儿头”那一年丹阳9岁,上小学三年级。“奔儿头”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在学校门口一带流浪,身上带着伤,脸上淌着血,缩在校门口的墙角怯生生地看着丹阳,还是个“婴儿”呢。
扎羊角辫的丹阳回家跟爸爸说了这只流浪狗,说的时候眼里流出了泪。爸爸被女儿一行清泪打动了,跟着她去学校门口捡回了小狗。丹阳的父母都是医生,小狗被洗干净、伤口包扎起来、躺在小窝里睡了一觉,就恋着丹阳和家里的每个人不肯走了。丹阳一家接受了这位来客,从此给它取名“奔儿头”。
我想说,当你抱回一只狗或其他动物时,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心,决心全力以赴照顾他一辈子。
尽 职
从此“奔儿头”在丹阳家落了户,每天它不是在屋子周围“巡逻”,就是在大门口“站岗”。家门口只要有人,它总是第一个到门口迎接。是家里人,就亲热一番;来了客人,必须经过它从头到脚地嗅一遍,认可了才能进门。虽然那时家里没什么财产,但偶尔也会有偷鸡摸狗的,晚上只要院子里有什么动静,“奔儿头”必然起来狂吠,而且这一夜它一定在院周围巡视,不再睡觉。
执 着
虽然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东北小城,但城里不让养狗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奔儿头”在丹阳家开开心心刚过了两年,却遭遇全国“打狗热”,城里明文规定不让养狗。
那一天丹阳的爸爸骑着单车,车后驮着装“奔儿头”的箱子,骑了4个小时把“奔儿头”送到乡下去放生。这一天丹阳回到家没有“奔儿头”迎到门口喧闹迎接。丹阳坐在门槛上发呆。
就在那一个周末的黄昏,“奔儿头”的爪子挠着丹阳家的门,让所有家人大吃一惊。家人连忙把“奔儿头”抱进屋,给它洗澡、疗伤,因为它伤痕累累。没有人知道“奔儿头”是怎么从几十公里外的农村找回家的,没人知道那四五个白天和夜晚发生的事,丹阳家的人再也不能没有“奔儿头”。
以后丹阳一家人和“奔儿头”不离不弃,共同生活了17年。从丹阳是个9岁的小姑娘,到丹阳结婚、生子,丹阳始终是它认定的主人。
机 敏
打狗之风并没有过去,相反几年打一次弄得狗不聊生。那几年全家人及狗都很默契,远远看打狗的来了,家人一声呼哨,“奔儿头”马上藏进柜子里。打狗队的人一般也是听到风声来的,手持木棍进了屋子到处乱敲,可无论他们怎么敲“奔儿头”一点声都不出。打狗队找不到狗只好走了、丹阳喊一声:“好了,出来了!”“奔儿头”才抖着身子出来,还要怯生生地躲在女主人背后半天才能撒欢。
越是流浪狗越聪明,狗有很丰富的语言,主人的话它能听懂大部分。狗耳朵向后尖尖地收起来,表示它想跟你交朋友;发出唁唁的声音,是它发出警告。它能哭能笑,表情丰富。狗一般不咬人,除非人和它没沟通好,彼此误会以为受到威胁才会咬人。“奔儿头”后来有了正式的户口,终于不用再躲打狗队了。
忠诚
有一天晚上全家人都在看电视,“奔儿头”却突然躁动起来,乱蹦乱跳,非要拖着丹阳爸爸的裤子去厨房。丹阳爸爸没办法跟着它去厨房一看,发现煤气泄漏了。
还有一次,丹阳妈妈做饭,已经把油下到锅里,突然头疼就去吃了一粒药,然后在床上躺一会,把油锅完全忘了。“奔儿头”跳来跳去,一定要拉着她去厨房,当时丹阳妈妈不舒服,还训斥“奔儿头”别淘气,但它不听,还是死命拉。丹阳妈妈拗不过,进厨房一看油锅已经烧起来,再迟一会厨房就着火了。
丹阳16岁那年,中学毕业去当兵。丹阳离开家的那几个星期,“奔儿头”整天蹲在门口向远处眺望,茶饭不思,有时还独自哭泣。一家人像哄小孩一样哄它,它才渐渐恢复往日的活泼。也许它很难理解,人为什么要离开家。
很多爱狗的人都说,狗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朋友。狗的情感很简单,有个主人可以守着就一心一意幸福。人得了温饱、家庭、富贵、权利,但还是不一定能有幸福。这到底是人的幸还是不幸呢?
离 别
“奔儿头”在丹阳家因为得到很好的照料活到了17岁,身体
[1] [2] 下一页